最新何清涟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何清涟
何清涟:两会“改革”与“政改”之间的鸿沟
2012-03-13

今年两会之际,《人民日报》那句“宁要微辞,不要危机”,激起不少人的政改遐想。中新网还援引香港《明报》报道放风:“中共已对改革表明态度,时机选择亦有深意”,一时之间,有关中国政改的评论又纷纷出来,乐观派拿着显微镜努力寻找两会中与“改革”的相关词句,并加以解读...

中共问题专家惊人之语:毛新宇少将干得挺称职
2012-03-11

中国的两会,是中共建政以来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仪式。一是党与政府要通过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示自己的执政成就;二是要通过这种仪式给予代表们一种政治肯定,表示大家都是同坐一条船的自己人。随着传播媒介的发达,这一会议与时俱进地获得了许多时尚名称,比如官媒赋...

何清涟:谁养活谁,中国人都来想一想
2012-02-28

2月中旬以来,中国网络上疯传成都交警大队长吴宇佟的一条雷人语录。在处理一起交通违章的行政复议时,这位吴大队长很神气地对投诉者说:「我叫吴宇佟,你记住。我们这里不是西方,西方的警察是吃纳税人的钱的,纳税人养警察,我告诉你,东方的警察,我也是纳税人,我也交税。...

石破天惊 刘亚洲将军公开批江泽民胡锦涛特务统治?
2012-02-22

作为代表人物被列举的是少将刘亚洲。因为我后面有段文字公案需要说明,这里全文引证(标点符号亦照引):“2010年高干子弟的发言者,最应该注意的,是中国空军副政委,前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婿刘亚洲。一月,他在昆明军区作了题为《信念与道德》的演讲;七月,在大陆反日浪潮中,他又联合十名将校连署发表呼吁,要求对外强硬,对内推行政治体制改革。仔细看刘亚洲的观点,其实是有三个基本点的。 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他对政治民主化的强调,以及在《中国改革得与失》里对现状的批评与分析:越来越频繁的政治高压,舆论控制和特务统治,对底层抗议活动 的镇压,对社团活动的消灭,成为了‘1999年以来当局的主要统治方式’,这确实是击中要害的,刘亚洲也因此而获得了‘敢言’的美誉。”  第三点后半部分关于“中国改革的得与失”一文对刘亚洲思想的评价,完全是一个误会。

中南海内斗前景“平民派”与“太子党”执政优劣?
2012-02-24

今年2月以来,由于重庆前公安局长王立军出事,有关“太子党”接班还是平民出身的高干继续当政,再次成了一个似乎与中国前途相关的大问题。海外中文媒体上各种貌似“中南海快讯”的说法除了将水搅得更浑之外,争论双方努力给受众一种印象:自己不赞成某派的原因,是因为某一...

何清涟:中港矛盾的实质是文明的冲突
2012-02-17

从今年1月开始发酵并日趋激烈的中港矛盾,表面上被归结于香港人对内地人大量进入香港侵占福利等资源不满,但实质上却是“一国两制”之下不同文明的冲突。香港经历过英国百年殖民,与经过共产文化洗礼的中国大陆,其文化归属于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文明。人是文化的沉淀,香港人...

何清涟:权力交接中胡温最大顾虑是什么?/薄熙来
2012-02-16

薄督在重庆玩政治“蹦极跳“之后不久,“红二代”议政也渐成中国一大政治景观。这个群体的父辈之间恩怨纠结甚多,对中国未来政治出路的看法也并不相同。让他们坐到一起来的原因除了身份认同之外,还有以下几点:1、现阶段他们在利益集团中被边缘化;2、对目前的腐败高度不满...

何清涟:威胁生存的中共发展方式
2012-02-14

中国土壤、水和空气都存在严重污染问题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除了经济结构转型之外,还面临一个更严重的挑战,即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包含两大内容,第一,中国的能源使用方式必须从高能耗模式转变为低能耗模式。第二,整治国土。首先是停止大量污染企业的运作,其次是从...

何清涟:北京孤注一掷豪赌为哪般?
2012-02-09

2月4日,北京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上投反对票,与其说是出于“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考虑,还不如说是为中国保留国际生存空间这一利益考量。至于叙利亚的争端将旷日持久、充满惨烈血腥的争斗而引起的人道灾难,根本不在北京考量之列。西方国家与阿盟对北京此...

何清涟:中共 2012年最大的“坎”就在财政
2012-02-05

何清涟认为,房地产下滑与地方财政及地方债务三者有直接关系。《2011年中国130个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情报》显示,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8,634.4亿元,远低于2010年的2.9万亿元。地方政府普遍受困于“土地财政”堵塞,为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中...

何清涟:国际社会不再相信诚信缺失的中国
2012-02-08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除了前文所述的权力寻租(这套把戏主要用之于同类国家),在欧美等民主国家遭遇到的障碍,则是中国企业及其产品从娘胎里带来的先天疾病:缺乏诚信。 说中国企业及产品缺乏诚信,中国自己恐怕也无颜否认。据中国商务部2011年8月在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时...

何清涟:中国海外投资为何饱受诟病?
2012-02-04

中国近年海外投资步伐非常快,据普华永道(Price Waterhouse Coopers)今年1月中旬公布的一份报告,2011年中国公司所收购(全部收购或收购部分股份)的资产总值攀升至429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 12%,交易总数升至创纪录的207宗,较...

何清涟:从微博之殇看中国言论自由的拉锯战
2012-01-28

这篇文章是为辛卯年岁末(2012年1月中旬)中国几大门户网站实行微博实名制并整肃微博的行动而写。一是为了纪念那些借微博苦心耕耘、播洒自由民主理念种子而“牺牲”的微博博主,二是为了让人们记住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这个有点黑暗的旧历年末——在此,我只敢使用“有点黑...

何清涟:中国劳工成本背后的“秘密”
2012-01-27

中美成本差距日益缩小,导致美国制造业回流。如果说两年前这只是部分美资的意愿或是备选方案,到2011年上半年已经成为现实。这一年6月19日《时代》周刊那篇“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终结”,外界当作新闻记者之言,没太认真对待,但此前美国波士顿企管顾问公司(Bosto...

沉重的愤怒与绝望 中南海认识到爆发革命的可怕?
2012-01-22

但在中国已有的革命经验观照之下,中国的知识人及中产阶级的主体在骨子里只能是权力的同盟者,即以要求社会稳定为其主诉。

何清涟:2012台湾大选的复杂影响
2012-01-21

2012年台湾大选结果是马英九胜选,蓝营与台湾商界为之欢欣,北京与美国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次马英九得6872524票,占51.6%,蔡英文得6083443,占45.7%,双方相差约6个百分点。这当然不是蔡英文魅力不够。平心而论,绿营任谁出马,都不可能获得比...

何清涟:邓小平南巡讲话20年后再回首
2012-01-20

对人物、事件的历史评价,需要时间沉淀。图为邓小平(图片来源:GettyImages) 今年1月18日正逢1992年邓小平南巡20周年。年轻一代论及邓开创的改革开放大业,完全不知其在上世纪80-90年代之交差点夭折,是他在1992年1月的“南巡”及其讲话让...

何清涟:“重庆模式”的戏剧
2012-01-18

近日最惊人的新闻,应当是薄督于1月11日出面断然宣称“我们从没提过什么重庆模式”,继之是凤凰2011年十大影响力博主蔡慎坤在其博客中发表文章“谁在炮制谁在鼓吹‘重庆模式’?”将“重庆模式”的发明权送给了重庆市委党校的教授苏伟。 过去两年之内,“重庆模式...

何清涟:中国大陆 2012年有几个难过的坎
2012-01-14

2012年,对于中国来说注定是波涛汹涌的一年。外媒认为今年中国这条船要换舵手是个很大的不稳定因素,比如美国《外交学者》1月8日发表一篇题为《2012年,北京当局面临的12个挑战》的文章,其中作为首要的挑战就是“领导人更替”,其次才分别为经济放缓、地方债务...

何清涟: 解中国困局之结应从何处入手?
2012-01-10

乌坎群体事件爆发引发广东政府危机感韩寒三文掀起的巨浪还未过去,正由国内网络波及到海外媒体。我因为写了一篇《民主政治离中国有多远——兼评韩寒“谈革命”、“说民主”与“要自由”》而受到波及。但这批评声音不是来自国内网友,而是少数能在海外发言的“纸上畅想暴力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