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何清涟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何清涟
习李美好目标建在流沙上 经改“艳阳天”有三重障碍 图
2013-10-15

第一个障碍就是政府如何转变角色。第二个障碍则是各利益集团的阻力。最根本的障碍乃在于中国体制自身。习*近*平希望将中国变成美国那样的经济体,目标很美好,但却缺乏通往目标的现实途径。美中两国经济大厦的地基完全不同,建筑师画的蓝图再宏伟,也不能指望在流沙上建成摩天大楼。

何清涟:等待政改:中国版“等待戈多”
2013-10-11

习*近*平10月7日在印尼说了,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这段话指向明确,就是坚持继续走习*近*平上台以来坚持的现有政治路线,维持中共现有的意识形态与利益格局。但从官媒到香港《南华早报》及凤凰网,都开始扮演改革...

美国政府关门的中国反响 中共在幸灾乐祸中踢到铁板后
2013-10-08

中国人从小就被反复灌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必要时中共的喉舌还会危言耸听地提醒国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就会大乱,陷入千百万人头落地的万劫不复之境。如今居然有人说出“政府不会关门不是好事情”,其间种种影射联想。这次中国官媒盼了好几年的美国政府关门,本被视为借机炒作“专制优于民主”的大好时机,但上述言论出来之后,众多官媒也不得不降低炒作热度,以免引出更多不利于中共专制的联想。

骇人听闻 中共用税收残害纳税人的新产业 中共恐惧难想象 图
2013-10-06

据网易报道“揭秘网络舆情分析师:共分成四级”,最低月薪6000-8000元。如果按照四级的人数与工资取中位数,至少人均10000元月薪,全国每年为这个行业支付工资就高达2400亿元左右 报酬优厚,远远超过五毛。消耗社会财富,却不创造任何价值。新华网报道,开鲁县每25个成年人口当中至少布有一名“线人”在盯着。英国推测出中国全国至少有3900万线人,占总人口的3%。西安理工大学 每10个学生中有一名半职线人。

中共正在进行几项大改革 精心设计 劫中产济政府
2013-10-04

何清涟:资源吸附体制下的智囊群体缺什么?目前中共正在进行几项大改革,从养老金、遗产税、房产税,直至实行捐赠器官的“推定同意原则”,无所不包。对这些精心设计的改革草案,专家们均宣称这是“与国际接轨”,公众几乎都持反对态度。仔细分析相关条文后,我发现这些改革方案的设计有个共同特点:只考虑增加政府财税收入,完全无视民众的承受力,目标是通过税收将民众的有限收入化为政府收入。本文仅以遗产税为例。

何清涟:新法律的目的在于震慑网络言论、禁网 但道高一丈
2013-10-02

何:自由言论的局限性肯定是一直存在。但是我有一个看法,就是称大的空间呢,共产党已经不能像毛泽东时代那样了。毛泽东时代,那么样一个全社会控制,还包括居民委员会检举揭发,互相盯梢,那个时候不也还是有人讲反动话吗。所以我觉得在网络时代搞这一套是倒行逆施。他的这一块封住了,大家就会想办法在别的方面。比如很多人跟我讲,现在还没与恢复到最传统的传播方式,就是用i-mail群组发邮件的方式做文章。因为用附件形式发,或是做成图片就不过滤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夏俊峰/何清涟:中国社会底层有无“阶层意识”?
2013-09-30

夏俊峰被处刑前后,国内微博与国外推特的气氛,有如2011年突尼斯小贩自焚之后的阿拉伯网络世界。一个观点在悄然流行,那就是当局挑起社会底层人之间的相互诋毁与残杀,根据是被夏砍死的两位城管也同属社会底层。这种激昂悲情气氛,我在网络世界已遇到好几次,它始终无法化...

何清涟:小贩的人权是国家的尊严——对夏俊峰事件的思考
2013-09-26

今天,A Chinese street seller(一个中国街头小贩)的故事成了英文媒体的一条重要中国新闻。这个词可能会让英文读者联想起2011年突尼斯那位因不堪警察侮辱自焚抗议的那位street seller。我当然知道,这两位街头小贩之死引发的社会反...

何清涟:薄熙来案留下的政治苦果
2013-09-25

薄熙来案件从8月济南庭审至9月22日宣判这一过程,无论是中共当局还是薄熙来的庭辩,都集中于薄是否贪污腐败,刻意回避了薄案的真正缘由,即薄案是权力斗争的产物。中南海极力要抹去薄案政治斗争与权力斗争的色彩,自有其难以言表的苦衷。*苦果之一:利益分裂与党内政治竞...

揭秘网络严打许志永王功权薛蛮子为何被高层精挑细选当样板
2013-09-21

这次被当局拿掉的那些“吵得厉害”的“鸟儿”,其实并非一个种类。主张公民社会的许志永与王功权,一直主张走温和改良路线,甚至温和到连改良路线图与时间表都没有拿出来,还是被当局视为“吵得厉害”。因为有关宪政与公民社会的主张,再温和也主张限制公权、保护民权,中共当局正好要限制民权、扩张公权,所以嫌这些鸟儿吵。这很符合“割韭菜原理”,就像地里的韭菜一茬一茬地割,在不太温和的反对派被逐一消灭之后,温和改良派的代表就成了笼子里那只吵得最厉害的鸟,于是得拿掉。

何清涟:中国式的“老无所依”——也谈清华养老金方案
2013-09-20

养老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养老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问题;对于高福利国家来说,则是如何酌减并取得国民同意谅解的问题。8月中旬,清华大学公布的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引发了激烈讨论。其中最受质疑的一点是将国人领取养老金年龄延迟至60~65岁,为了...

半是海水半是火焰 当中国经济只剩下房地产时
2013-09-17

中国房地产开发出现了“地王”与“鬼城”并存现象。借用多年前中国的一句流行用语,恰如“一半是 海水一半是火焰”。能够频频卖出“地王”的几大城市,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们宛如夏天在海边冲浪,黄金梦酣;而“鬼城”所在地的开发商与购买者则在慢慢升腾的火焰中灸烤,痛苦不堪。支持这些项目的地方政府虽然未被烤焦,但置身热浪的滋味也不好受。中国的实体经济 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谁敢保证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不会成为爱尔兰与荷兰?

何清涟:人民日报“十大外资来源地”背后的秘密 不经意间泄露“国家机密” 图
2013-09-14

中国引进外资号称全球第二。但在外资来源上,中共政府却有一个不想承认的尴尬事实,即外资当中有大量实为中资的假外资。《人民日报》8月12日的文章外资并未大规模撤离中国所附图表中国大陆的十大外资来源地揭穿了这个西洋镜。*人民日报不经意间泄露国家机密*今年8月9日...

外资撤离已成大势 北京为何矢口否认
2013-09-12

外资撤离中国是2009年以来的大趋势,中间虽然时有反复,但作为趋势却无法改变。但令人在意的是《人民日报》屡屡刊登文章,一会儿称外资集体出逃纯属空穴来风,一会儿又称部分外资撤离中国只是短暂调整,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外资撤离居然让中共中央机关报连发数文以正视听...

何清涟:刑事罪取代政治罪的玄机(图)
2013-09-10

由于政治犯标识一个国家的政治形态落后,中共政府一直想方设法从形式上清除“政治犯”的痕迹。近两年以来,以前用于异议人士的三大罪名,即“危害国家安全罪”、“洩露国家机密罪”、“阴谋颠覆政府罪”渐渐弃而不用,以今年相继入狱的几十名异见人士为例,没有一例是因为政...

被左右两方曲解习“8.19讲话” 严重低估习智商
2013-09-09

最近的宪政之争很热闹,毛左将习今年以来的崇毛言论当作全面左转的信号,拥宪派(或称普世派)则期待今年秋天三中全会中共会将政改提上日程,于是各说各的,对习*近*平最近在《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国内媒体称之为8.19讲话)的强烈政治信号视而不见,继...

何清涟:习*近*平的“反腐尚方剑”是啥铸成?
2013-09-08

习*近*平登大位以来,除了力图重建意识形态之外,高调反腐是其第二大业,反覆表示要“老虎苍蝇一齐打”,最近习*近*平在北戴河会议上“怒拔尚方剑”成为美谈,目前,世界都等着看他如何将周永康这只大老虎关进囚笼。 但是各位看官且慢高兴,据我观察,所谓上层反腐还是未脱自江...

何清涟:薄案庭审最终章:薄熙来是如何铸成的?
2013-08-29

在儿子薄瓜瓜的问题上,薄熙来基本上是撒手不管。众多高官子弟在海外求学,只有薄瓜瓜的动静最大,各种不利传闻缠身。这个儿子与海伍德那1,400万英镑的中介费究竟是什么来路,至今也不明。以上这些,又岂是薄熙来庭辩中那句“我没有管好家人和下属,我有大过”能够交待过去的。薄熙来不可能不明白,围绕在他妻子周围并甘心为仆的海伍德、法国建筑师、徐明、王立军之流,迷恋的绝对不会是谷开来的魅力,而是他手中的权力 薄熙来的悲剧是中国高层的镜鉴。他的命运悲剧是这个制度放纵权力的特点铸造而成。

何清涟:薄案庭审的压轴戏:谷开来篇
2013-08-28

  何清涟:薄案庭审的压轴戏:谷开来篇  编者按:这是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谷开来无疑是薄熙来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只可惜,她的重要性不是体现在赞襄丈夫仕途,而是她成为将其丈夫击至政治黑洞中的巨大石头。26日庭...

何清涟: 薄案庭审细节存疑: 王立军篇
2013-08-26

薄案庭审长达四天,应该说,给外界看到的庭审实录并非全部,而是经过严格筛选后的部分实录,关键情节被屏蔽不少。*我对《庭审实录》的总体印象*我仔细阅读这些庭审实录,发现第一天的实录有数处不衔接,比如薄熙来指责唐肖林证词矛盾时,有薄的自辩却无唐肖林的原证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