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教育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中国教育
鉴别一个大学最好的方法,就是问它有没有空调!(图)
2025-07-03

CDT编者按:原文中的【部分删减】为作者所加。高考成绩出了,朋友圈里的高中老师都在发喜报,又一代苦逼高中生结束了自己的高中生活,再过个几天就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牢章作为一个过来人,别的经验可能互联网上说的很多了,所以不说少的不唠,唯一一条,千万别选没空调的学校。这几天也是闹出了不...

竹不倒|装到这种程度,会不会有点太不尊重人了?
2025-07-01

不说这场“表演”有多浮夸,首先它的底层逻辑就是在扯犊子。那你还指望人们给你点个赞吗?虽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身边或许有傻叉,且数量不少。但是,跟正常人的数量相比,还是很悬殊的。于是评论区的画风长啥样,不用我说了吧。整整2.7万条评论,我翻了两分多钟,竟然全都是在讥讽。

向没高考过的韦神祈祷高考顺利
2025-06-17

矛盾组合、人设反差构成了天然的传播热点,很快韦东奕便成为网民口中的“北大扫地僧”、“韦神”。当然,在一波波流量狂欢之中,韦东奕也遭遇了过度消费。有人说他“毫无物欲,月生活费不超过300元”、“为省电不爱开灯,也不爱开空调”、“从高中开始不吃肉,也很少吃菜”、“一晚解决6名博士4个月未解难题”、“哈佛大学免考英语破格邀他入学”……不少说法都被证明是网络谣言。

极昼工作室|县城心理咨询室,打捞“问题少年”
2025-06-13

在那些微弱的呼救声中,她发现了一个沉重又隐秘的现象:许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背后,藏着更深的伤痛——性骚扰或性侵的创伤。这些伤害往往发生在孩子年幼时,家长们看护不到位,孩子年幼又不具备判断能力,直到进入青春期,意识萌发,心理问题也随之爆发。这些受害者几乎都是女孩,事发时大多不满14岁,有的甚至还不到10岁,施害者中有些也是刚进入青春期的未成年男孩。因为事发时间久远,证据难以留存,想要追责几乎无从下手。

卸妆君|高考作文“专转传”,算强迫症几级?
2025-06-10

胡晓明在文中称,“专”就是专业、专家的文章。专家之文,有“冷板凳”与“热炕头”两类,但文章并非只能有这两样选项,排斥黑,不一定就是白,还有红、黄、蓝、绿等,世界是七彩的。这就要说到第二种文章的状态:“转”——“作者总是希望他们的文章能够有更多的人读到,并得到一种迅速的点赞,现世的声誉回报,但专门经营此类,以倾动一时,惊听回视,会很快变成随风飘转的、时代吸尘器里面的灰尘。越是蹿红的网文,可能越是速朽的渣文。”

答题卡上的遗书,为何撕不碎教育的铁幕?
2025-06-03

4月26日凌晨5点,安徽蚌埠某名校高三女学霸桐桐从高楼跃下,年仅18岁。她留在答题卡上的遗书,成了对这个教育时代最刺眼的控诉——考前呕吐、深夜崩溃、与知识分子父母围绕排名的争吵,最终化为一句“我很累了”的诀别。这个牵挂着流浪猫和奥运会国乒夺冠的女孩,在高考前十天将生命定格。当一张写满牵挂的答题卡变成绝命书,我们不得不质问,压垮她的真的是分数吗?

码头青年|孩子们拉不出屎,但有人不让说这事(图)
2025-05-31

那篇写孩子拉不出屎的文章被删了。虽然我早有预感,但自己辛辛苦苦写的文章就这样被删了,心里还是很难受的。那篇文章讲的是,在被精密切割的作息表里,一个中学生连上厕所的自由都失去了;讲的是在被严格管理的制度中,一个孩子必须克制身体最基本的信号,才能不被扣分、不被批评;讲的是,孩子不再被...

项栋梁|中学生举报同学带手机被打伤,法院判学校承担责任:不该鼓励举报
2025-05-30

学校和老师们就想了个损招,鼓励学生互相举报,查实后除了收缴电子产品,还给举报者以表扬和奖励。也不知道是出于个人恩怨还是为了那点奖励,就还真的有学生举报了:A同学上课时发现B同学偷偷玩手机,等B同学下课出去后,A同学向老师举报了这一情况。不仅如此,A同学还直接打开B同学的书包,把“缴获的赃物”上交给了老师。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老师不但没有批评A同学擅自翻别人书包的行为,还给了其一盒牛奶作为奖励。

旧文新读: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差在哪(图)
2025-05-28

中国孩子同美国孩子究竟有何不同?2001年,8名美国学生应北京市西城区外国语学校之邀,来京进行短期交流观光,他们分别吃住在中国学生家中。一中国记者随他们一起活动,耳闻目睹之异同,很是感慨,随手写下。我们也可思考下,当年这名记者发现的问题,现在中国的孩子都有哪些改变?小事情背后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