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人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中国人
白纸革命透露的国家机密(图)
2022-12-01

范畴说,白纸革命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打开了一个潘朵拉的盒子:“所透露的国家机密就是大家原来(以为)中国都是顺民,都不敢抗争,突然间在一个礼拜之内,全国人民发现了原来抗争是有用的,抗争至少地方政府是会让步的,甚至于中央政府也会让步的,那么我觉得这个抗争的种子已经在全国播出了。”

三个月 五百万中国人摆脱魔影 掀自救大潮
2022-11-30

过去三个月,全球有超过500万中国人声明退出中共党团队组织。周日(27日),不少法轮功修炼者来到洛杉矶华人区,希望帮助更多民众了解真相、认清中共。根据全球.退:!服务中心的数据,截止11月28日周一,声明退出中共党、团、队组织的人数,已经超过4亿534万。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声明...

余茂春:中国人抗议的不是清零 而是中共政权(图)
2022-11-30

前美国国务院中国政策首席顾问余茂春表示,中国人抗议的不是清零,而是中共专制政权。他认为,这次的抗议活动具有独特的意义,“抵抗从来都有,只是在等时机”。

从一张白纸到五大诉求 中国人再次走上街头(图)
2022-11-30

白纸运动结合了香港人反送中抗争的经验和教训,网上联络,去中心化,没有暴力。他们会以长期游击战的形式进行抗议和罢工停学。

各国中共使领馆外抗议 中国人抗争重大升级(图/视频)
2022-11-29

中国各地民众抗议不断,海外华人也进行声援,纷纷来到中共驻当地的使领馆前抗议,要求“共产党下台”。抗议者表示,这是中国人争取民主抗争的一次重大升级。日本东京抗议者:“每个人都应该站出来为自己的自由发声,这是我们当下唯一应该做的事,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干掉共产党,没有别的了。”

中国人抗议清零 文字游戏、白纸、音乐都用上
2022-11-28

举起白纸、搭配国歌、利用复杂的文字游戏:中国抗议民众设计出无数富创意方式,表达对政府及防疫清零政策的不满。中国人利用以下种种方式,逃避审查,表达愤怒及支持抗议活动:●空白标志昨天,在包括北京等许多城市,抗议民众举起空白的A4白纸以示团结,并承认中国缺乏言论自由。其他人则在社交媒体...

中国人抗议习*近*平政权浪潮蔓延大江南北
2022-11-28

2022年11月27日,抗议者在北京游行抗议时举起白纸,高呼口号。被严格的反病毒措施激怒的抗议者要求中国强大的领导人辞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斥责,因为周日至少有八个城市的当局努力镇压示威活动,这些示威活动是对执政的共产党的罕见直接挑战。 AP- Ng Han Guan中共总书记习...

章家敦:中国人没有了恐惧 公开对抗中共
2022-11-27

近日,中国民众的抗议活动一波接一波,引发全球关注。图为2022年11月23日,位于郑州的富士康工人和防暴警察及穿着防护服的人员发生冲突。中国民众反当局封控的活动,如潮水般,一浪接一浪,引发全球关注。中国问题专家章家敦(Gordon G. Chang)周六(11月26日)说,中国人...

数亿人正在和共产党切割 国际专家:三:退.重要 中国人定会抛弃中共(图)
2022-11-27

国际政治和事务专家托马斯‧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告诉大..;,正在中国发生的退出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少先队(简称“三:退.”)的运动非常重要,中国人一定会抛弃共产党。

袁斌:当越来越多中国人喊出“打倒共产党”时(图)
2022-11-27

11月22日晚,郑州市富士康厂区爆发抗议,大批警察、武警到场镇压。(受访者提供)郑州富士康继本月初发生工人大逃亡后,23日晚再度爆大规模群体抗议。当局派出大批警力镇压。据希望.之声电台报道,网上热传的多个视频显示,大量工人和身穿白色防护服的警察爆发激烈冲突,警方一度发射催泪弹,持长...

美奥克拉荷马州惊传命案 4名中国人遭行刑式枪决(图)
2022-11-23

奥克拉荷马州警方22日表示,奥克拉荷马市(Oklahoma City)西北约55哩的汉尼塞镇(Hennessey)西部一处10英亩土地上,周末期间有三男一女遭到“行刑式处决”,四人皆为中国公民(Chinese citizens);警方当天稍晚宣布,在佛罗里达州逮捕了涉嫌人。

受四通桥事件启发 中国年轻人海外掀抗共潮(图)
2022-11-20

“我们想表达的是,中国的年轻人正在觉醒。”“要对残酷的清零政策说不,对独裁统治说不。”一名上个月在伦敦参加抗议活动的中国学生说。北京四通桥事件虽然已过去一个多月,但该事件的精神持续启发着海外的中国年轻人。

害怕大量中国人涌入 印尼新推十年期签证引批评(组图)
2022-11-19

为了吸引外国富人长住,印尼近期推出了"第二家园"签证,有约13万美元银行存款的外国人可申请5~10年期长期签证。因为害怕大量中国人涌入,这一政策招致不少当地人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