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主动地“活到老、干到老”,享受“新退休观”的乐趣,跟被动地晚几年到手退休金,好像不能等而化之?“延迟退休”在统计学数字上是合理的,那么围绕低保、医保、失业金、城乡巨大鸿沟的养老金的救助支撑安全网又如何呢?换句话说,对于一些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人,“夕阳红”等生命意义叙事显得太奢侈了,ta们盼望着能早日摆脱每日的劳作,拿到些应得的养老金,躺平休息,或者很可能也躺不平,要做些零工,维持生活。
在我看来,相亲角最让我无法接受之处在于“去人格化”。在那里,一个个复杂、丰富的个体,被异化为了纸板上的收入数字、身体信息和性别模版。我没有办法从那些雷同的“性格温柔”、“诚实可靠”中获得关于另一个人类的真实信息:TA的经历、兴趣、欲望或恐惧。而这也正是“相亲”现象的本质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