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大教授季羡林回忆,蒋介石派三架飞机,运输这些北平的著名学者,打算经南京转赴台湾。胡适亲自到南京机场恭候,飞机到达后,他拉开一架舱门是空的,拉开第二架又是空的……胡适一个人在机场嚎啕大哭。胡适之哭,真乃千古一哭,也是千古一叹。以后的事实证明,这一哭一叹并非空穴来风,冥冥之中胡适似乎已经预测到了这些知识分子的命运。 当时,名单上包括郭沫若在内的81名院士,有59位选择留下来,只有22位选择离开大陆,其中10人去了台湾,其余远走美欧等国。1949年,为他们的人生划上一道深刻的分界线。
劝说胡适留下的吴晗曾是著名的明史专家,也是胡适的得意门生。胡适曾多次对人说,吴晗可惜,走错了路。“新中国”成立后,吴晗焕然一新,以接收大员的身份掌控了北大、清华,一时意气风发时,越发认为胡适是典型的狗坐轿子,不识抬举,是真正的“走错了路”。文革期间,吴晗因《海瑞罢官》开始受到批斗,继而又挖掘出建国前他写给老师胡适的信,成为其投靠胡适的死证。1969年10月,吴晗被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