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中国货船“伊鹏3”号(右)停泊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卡特加特海峡,一艘丹麦海军巡逻舰在附近监控。11月17日和18日,波罗的海海底的两条电缆被切断,根据船只追踪网站的信息,事发时“伊鹏3”号正在该海域航行。(
(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Antonio Graceffo撰文/原泉编译)
中共海军正在研发规避或瘫痪美国海军庞大的水下监测网络的方法。该监测网络由五十多个“声音监测系统(SOSUS)”站点和“舰载拖曳阵声纳网络(SURTASS)”组成,能够从超过1,000海里的距离侦测潜艇。
美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水下监测网络,建立在数十年的秘密项目基础上,比如《耶洗别计划》(Project Jezebel)。其核心是综合水下监测系统,由固定式、移动式和可部署的声学阵列组成,为反潜部队提供重要的战术提示。这包括在关键海域海底部署长距离水听器阵列的SOSUS系统,以及较新的“深海可靠声路径侦测系统”,这是一种固定的被动监听系统,能够传输数据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持续覆盖。
SURTASS是对这些系统的补充,部署在专用船只上,配备灵敏的拖曳式阵列,可远距离探测、追踪和报告潜艇接触情况。这些系统共同构成了中共军官所称的“综合立体监测网络”,使中共潜艇在离开港口或在附近海域行动时极有可能被探测到。
中共专家推测,美国的水下监测网络存在漏洞,中共海军军官提议,可以利用这点,针对单个传感器“节点”进行攻击。他们主张,在战时,北京应通过切断电缆、破坏阵列、干扰信号或发动网路攻击等方式,使该系统陷入瘫痪。
建议的方法包括部署遥控或自动驾驶船只,提前数年埋设延时爆炸物,或使用无人机,人工智能探测系统,甚至是中国的远洋捕鱼船和海警船,来定位、破坏隐藏的传感器。
其目标是削弱美国的反潜作战能力,并确保中共不断扩张的潜艇舰队——包括其核弹道飞弹潜艇——享有行动自由。为此,中共迅速发展了一支先进的水下无人潜航器和自主水下航行器舰队,甚至还推出了一艘专门用于切断海底电缆的新船,突显破坏行动已成为其战略手段的一部分。
许多西方专家一致认为,数十年来,美国的水下监测网络一直非常有效,对中共潜艇舰队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在台海局势中。这种有效性迫使中共潜艇继续靠近海岸,而非向外海投射力量。令人担懮的是,中共军方如今公开讨论攻击性措施和规避策略。
据报导,中国拥有一种深海光缆切割装置,能够在深达4,000米(约13,123英尺)的深处切断光缆,这一深度几乎是大多数海底通信基础设施最大作业范围的两倍。在这样的深度,水压超过400个大气压,设备必须采用钛合金外壳,并配备油压补偿密封,以防止在长时间使用中发生内爆。
为了解决切割难题,工程师们采用了一种直径约150毫米(约6英寸)的金刚石涂层砂轮,转速约为每分钟1,600转,足以粉碎钢铁,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沉积物的干扰。
尽管中共具备切割海底电缆的技术能力,但在极深海域定位电缆却颇具难度。深海段的电缆重量轻且纤细,直径通常为17毫米至21毫米之间,与花园浇水管相差无几。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指出,通过结合多种声纳技术可以提升对埋藏的电缆的探测能力。虽然深海部分只能由专业且隐秘的设备来接近,但较浅的沿海区域可以由锚泊设备、潜水器和无人机进行操作。
如果中共海军成功切断一条电缆,美国修复或维护水下监控网络的能力将十分有限。美国唯一一艘专门用于修复电缆的船只“宙斯”号(USNS Zeus)即将退役,届时只剩下执行特殊任务的“吉米‧卡特”号(USS Jimmy Carter)潜艇可用于秘密行动。
“吉米‧卡特”号(SSN-23)是经过改装的“海狼”级核动力快速攻击潜艇,该潜艇在原型基础上大幅改装,将艇身延长了100英尺(30米),新增排水量达2,500吨,构成“多任务平台”(MMP)。据信,它能够窃听光纤电缆、安装或维护秘密监测设备、切断敌方电缆以及进入水下基础设施。全球可用的修复船只不足10艘,这些船只至关重要。随着“宙斯”号的退役,“吉米‧卡特”号将成为战时高价值目标。
分析人士警告称,美国海军必须扩大并强化其海底电缆修复船队,因为在未来与共产中国的冲突中,保护水下监测网络的重要性可能与航母、潜艇或驱逐舰同样重要。
作者简介:
安东尼奥‧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是中国经济分析师,在亚洲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本科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目前在美国军事大学(American Military University)研究国防议题。他著有《一带一路之外:中共的全球经济扩张》(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2019)一书。
原文:The CCP’s Threat to America’s Undersea Surveillance Network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