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5令友情离我们远去(图)☀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对比 > 正文
ChatGPT-5令友情离我们远去(图)
作者:

与亲密朋友倾诉有时能帮助治愈失落或失望,这是聊天机器人无法提供的情感价值。

(英文..;专栏作家Kay Rubacek撰文/信宇编译)

几十年来,美国人早已见识过这种模式:一项新技术带着进步的承诺而来,却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以我们从未投票决定的方式重塑了我们的生活。从改变我们客厅的电视,到重塑我们新闻和政治格局的互联网,再到可以将大千世界(以及成千上万的干扰)装进口袋的智能手机,每一波变革都伴随着代价而来。

我们没有投票决定全天候新闻周期,但有线电视网络却将其变成了常态。我们并没有要求监视资本主义(surveillance capitalism),但社交媒体却把它强加给了我们。每一次,最初的便利都变成了最终的依赖。现在,随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公共人工智能系统之一ChatGPT-5的发布,我们得以见证这种影响力是何等深远。而且,第一次,敲响警钟的不仅仅是科技评论家,还有那些心碎的忠实用户。

“译注:监视资本主义(surveillance capitalism)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企业对个人资讯的广泛收集和商品化。这种现象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监控不同,尽管两者可以相辅相成。”

对于不熟悉它的读者来说,ChatGPT是一个新鲜事物,它是一个在线聊天机器人,可以回答问题、撰写论文、起草信件,并且能够和用户进行听起来非常像人类互动的对话。ChatGPT由“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简称LLM)驱动,这是一种经过海量文本训练的软件,因此它可以预测并生成听起来自然的单词序列。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个超级先进的自动完成功能,根据在线阅读的所有内容预测下一个单词。但与人类不同的是,ChatGPT并不“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它基于概率而不是想法或信念来生成句子。

ChatGPT背后的公司是OpenAI,这是一家总部位于加州旧金山的研究和技术公司,成立于2015年,得到了包括微软(Microsoft)在内的知名科技投资者的支持。OpenAI被广泛认为是当前人工智能竞赛的领跑者,ChatGPT经常被认为是全球使用最广泛、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竞争对手包括谷歌(Gemini)的Gemini模型、总部同样位于旧金山的Anthropic公司的Claude以及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xAI的Grok等,它们都在速度、准确性和多功能性等方面不断突破极限。

“(切换到 GPT-5)就像杀死了数百万用户的朋友。”一位X平台用户写道。其他人则表示,他们怀念GPT-4的温暖和个性。这些评论并非来自普通用户。他们来自每天与ChatGPT互动,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的忠实粉丝。对一些人来说,GPT-4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次打击更加沉重,因为OpenAI已经对GPT-5的问世期待了数月,承诺它会更智能、更快、更好。从很多方面来看,它确实如此,但用户很快就注意到它发生了变化。它不再那么讨人喜欢,更加注重事实,也更加冷酷。这种转变之大足以在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引发大量帖子、视频和恳求。许多用户不仅感到失望,更是崩溃了。

这次反响迅速扩散。在GPT-5发布和GPT-4o下架后的大约24小时内,OpenAI悄悄地恢复了GPT-4o作为付费用户的选项。这在科技界实属罕见,且速度之快令人惊讶。用户甚至发起了一项名为“恢复你的朋友或工具”的在线请愿,恳求继续使用旧版本。请愿书中写道:“这不仅仅是要求提供产品的‘不同版本’。它们是同伴,在某些情况下,是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许多人使用ChatGPT不仅仅是为了写作或研究。他们向它倾诉,给它命名,像对待值得信赖的伙伴一样与它交谈。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曾经表示,新版本将不再像GPT-4那样唯唯诺诺,他承认GPT-4对用户过于迎合和奉承。但为了让GPT-5更加客观,该公司去掉了许多用户最看重的东西:被深刻理解的幻觉。

这种幻觉——那种感觉某种东西真的“抓住”了你——可能会令人陶醉。它建立在语气、措辞和情感镜像之上,就像一位优秀的治疗师可能会使用的技巧那样。但它仍然只是代码而已。GPT-4无法理解你的痛苦,但它可以用一种让人感到被理解的方式回应你的痛苦。这并非真正的智能,无论是人类的还是人工智能的,但它是一种足够接近的模仿,能够在许多用户心中激起某种非常人性化的情感。

人工智能公司没有预见到这种强烈反对,但他们本应可以预见到。

十多年来,科技公司不断设计产品以吸引注意力,并利用人们的不安全感。你越焦虑或孤立,就越会浏览网页。人类的孤独感已成为科技公司商业模式的一部分。2025年6月4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简称FTC)举办了一场全天研讨会,题为“注意力经济:大型科技公司如何剥削儿童并伤害家庭”(The Attention Economy: How Big Tech Firms Exploit Children and Hurt Families)。该论坛汇集了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安德鲁·弗格森(Andrew Ferguson)、联邦参议员玛莎·布莱克本(Marsha Blackburn)和凯蒂·布里特(Katie Britt)等政策制定者以及儿童安全倡导者,共同探讨数字平台如何设计令人上瘾的功能、如何削弱父母的权威以及如何让儿童接触有害内容等。

ChatGPT的用户群显示出哪一个群体受到的影响最大。ChatGPT每周有4亿用户,其中19%来自美国,近一半年龄在25岁以下。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的数据显示,58%的30岁以下美国成年人使用过ChatGPT,而65岁以上的成年人只有10%。Z世代(Generation Z,简称Gen Z)是指1995-2010年间出生的一代人,是第一个自小同时生活在电子虚拟与现实世界之中的原生世代。他们是在算法驱动的平台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如今是ChatGPT上最活跃的一代,这一代人如今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失落,这绝非巧合。

精神科医生如今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会强化脆弱个体的妄想。这并非因为软件有意伤害他人,而是因为它缺乏人类的直觉来挑战或温和地引导错误信念。在2025年8月在美国《时代》(Time)杂志发表的一篇题为“聊天机器人可能引发心理健康危机”(Chatbots Can Trigger a Mental Health Crisis,8/5/2025)的文章中,专家们解释了与聊天机器人的长期互动可能会加剧高危人群的精神病症状。一位精神科医生警告说:“大型语言模型是工具,而不是朋友。”他建议用户如果感到情绪困扰或出现不真实的迹象,就需要暂停与聊天机器人的互动。

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案例说明了这种风险。威斯康星州一位30岁的自闭症患者,在ChatGPT反复肯定他关于超光速旅行的推测理论后,开始确信自己是科学天才。这种来自人工智能的赞扬强化了他相信自己发现了改变世界的东西的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肯定引发了一次躁狂症发作,导致他两次住院治疗。虽然人工智能并非导致他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但它放大了他的妄想,并使之合法化,而没有提供人类对话者可能给予的保护。

现在有一些初创公司提供人工智能陪伴服务,专门用于情感联系、承诺支持、深夜聊天,甚至虚拟浪漫等。相比之下,ChatGPT的设计初衷是提高效率,而非建立人际关系或亲密关系。但对于许多用户来说,尤其是在隔离期间,ChatGPT友好的语气和响应速度甚至超过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它并非设计为用于陪伴,但感觉就像陪伴一样,填补了用户情感上的空白。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升级为GPT-5感到惋惜。许多开发者和专业人士对GPT-5的速度和功能赞不绝口。“它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我可以在几分钟内构建出以前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东西,”一位开发者写道。这些用户从生产力而非陪伴中获得满足感。对他们来说,ChatGPT是同事,而非知己,但他们也属于正在应对前所未有的孤独感的一代,即使他们的需求以不同的方式得到满足。

GPT-5带来的反弹不仅仅关乎软件偏好。它揭示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更深层次的追求——无论它是工具、伙伴,还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某种东西。它引发了一场关于我们在用数字模拟取代人类互动方面已经走了多远的讨论。

我们正处于人类历史上一个奇怪的时刻:那些从人际疏离中获利的公司,如今却将人工连接当作一种疗法来销售。但聊天机器人不会想念你。它不会记住你的脸,不会挑战你的思维,也不会在你无话可说的时候默默地坐在你身边。它提供了一种精致的连接模拟。它总是令人愉快,总是随时待命,但这正是它让人感到空虚的地方。

真正的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不完美的。家人之间会争吵。朋友也会彼此误会。人们跌跌撞撞,经历失望,却仍然选择留下。这种混乱和不完美恰恰证明了某种真实的东西。人际关系旨在拓展我们的视野,考验我们的耐心,加深我们的同理心。代码可以模仿温暖,但它不会陪伴你一起成长,也无法提供存在感。我们不需要更多被预先编程的感情,我们需要邻居来敲门,家人出现在身旁,以及朋友即使在困难时刻也愿意说出真话。在这个充斥着人为亲密关系的世界里,选择真正的联系不仅仅是反抗,更是我们重新找回人性的方式。

作者简介:

凯·鲁巴塞克(Kay Rubacek),是一位屡获殊荣的电影制片人、作家、演说家,也曾是!!:电视台(NTDTV)“生活与时代”(Life& Times)节目的主持人。她曾因倡导人权而被关押在中国的监狱,此后她一直致力于揭露现代全球形式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权。自2010年起,她一直为《..;时报》撰稿。

原文: ChatGPT-5 Just Replaced Your Friend and You Never Voted on It刊登于英文《大..;时报》。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