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妈妈苦熬15年拿美国“绿卡” 一原因遭注销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中国妈妈苦熬15年拿美国“绿卡” 一原因遭注销

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入籍仪式上手持的美国国旗,资料图。(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来自中国的“苏姐”苦熬15年,终于拿到美国“绿卡”(合法永久居民身份),没想到因10年来在美国居住的总天数不到200天,好不容易拿到的美国绿卡却被注销。

台湾旅美执业律师邱彰日前在脸书分享了上述案例。邱彰表示,一名客户“苏姐”某日凌晨1点打电话,带着哭腔向她哭诉:“绿卡没了,移民局的信刚到。”邱彰说,为了这张绿卡“苏姐”苦熬了15年,从陪读妈妈考成注册会计师,资料都堆成了小山。

邱彰在脸书透露,“苏姐”2010年拿到绿卡后,在西雅图买了房子,却因在中国的老母亲和上海事务所的事情,10年里春、夏在美国陪女儿;秋、冬回上海。去年母亲摔断腿,她在上海陪护10个月,出发前办了回美证,还带了女儿的学籍证明。

没想到今年4月她从旧金山入境美国时,移民官追问:“西雅图的房子代管三年了?近两年合同都是上海的?医保和信用卡地址也在国内?”

当时,“苏姐”急忙回应:“我有回美证,女儿还在美国上学!”移民官却回应:“回美证只保证入境,不证明你以美为家,连超市卡都休眠了,怎么算常驻?”

一周后拒信来了:长期离境且无实质生活关联,居留权终止。

邱彰在脸书中提醒,针对美国2025年新的移民政策,发现有几个过去的误区要改:

一、家人关联≠自身居住:

别以为孩子在美国就没事,移民局看的是你本人的生活痕迹,像是驾照是否有效?参加过家长会吗?主要用美国账户吗?

二、“被动居住”不如“主动融入”:

光住不够,得有主动性。有朋友长年在美带孙辈,因没办过图书馆卡、没参加社区活动,去年续签被拒。

三、“单一证据”顶不过“证据链”:

移民局查的是闭环证据,你说自己住美国,水电费是你缴的吗?有邻居社交记录吗?外卖地址常在美国吗?

最后,邱彰给女性移民者几点建议:

一、“日常痕迹”比“大额资产”有用

别只靠买房,而是要让移民局看到真实生活。“比如用美国手机号绑买菜软件,转部分理财到美国账户,加入本地妈妈群”。

二、离境做好“持续互动”

超过半年离境,除回美证,最好留主动联系证据。邱彰举例,“我表姐去年去新加坡照顾产妇10个月,因每周给美慈善机构捐物资、定期和女儿学校沟通,顺利入境。”

邱彰最后说,现在保绿卡拼的是“真实生活”,不是“身份”。别想着两边兼顾,政策看重“居住意愿”,踏实把生活重心放美国,才不会追悔莫及。

(邱彰脸书截图)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 !!: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