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多数孩子都是家中独生子女,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摒弃了老一辈打骂的方式,给予孩子更多自由,却也让部分孩子变得任性。
加之老人退休后全心照顾孩子,不少孩子被宠坏了,家长却浑然不觉,甚至将孩子的任性视为真性情。
在孩子的
过程中,家长必须敏锐察觉孩子行为背后的影响,切不可过度娇惯,以免孩子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过来人提醒,当孩子出现以下几种行为时,家长应及时批评,必要时采取适度的“棍棒教育”,绝不能心软。
只要孩子犯这3个错误,家长该打就得打,心软只会害了孩子
错误一:孩子不尊重老人
“你个老不死的,让我倒杯水都这么费劲。”当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着实令人震惊。
孩子的语言往往是模仿而来,也许“老不死”这类词在他们耳中频繁出现,便成了口头禅,他们并不理解其真正含义,却给老人带来了伤害。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孩子就像小树苗,小时候没有培养好,长大也难成材。”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孩子就像小树苗,小时候没有培养好,长大也难成材。”
尊重长辈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家长应严肃教育孩子,让他们明白这一道理。
错误二:孩子撒谎
美国科学会研究发现,两岁后的孩子大多会撒谎,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撒过谎。
家长自然希望孩子诚实真诚,孩子小时候的教育对其日后撒谎频率和严重程度有很大影响。
小打小闹的善意谎言尚可容忍,但在重大问题上撒谎则后患无穷。
正如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诚实的重要性,及时纠正撒谎行为。
错误三:孩子喜欢说脏话
曾几何时,游戏中“小学生”的脏话令人瞠目结舌。每个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不同,气愤时,有人冷静,有人则通过大吼大叫、说脏话宣泄。
家长应引导孩子冷静温和地表达情绪,因为说脏话不仅缺乏人格魅力,还暴露了个人素质和家教。
正如“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满口脏话的孩子,很难赢得他人尊重。家长要尽快教育孩子,让他们改掉说脏话的毛病。
结语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爱要有度。当孩子出现上述行为,便是被宠坏的信号。
家长若不及时纠正,孩子会越陷越深,形成不良习惯,影响未来发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正确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