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全球武器市场的竞争正日趋激烈,中东强国埃及成为焦点战场。原本被外界视为中国“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有望落地埃及,但美国突然抛出一笔高达46.7亿美元的大规模军售计划,试图全面拦截中国订单。这场军售对决,不仅关系到埃及的防空现代化,更牵动中东地缘政治的未来格局。
埃及现有的防空系统,包括苏制萨姆-2、萨姆-3以及美制霍克(鹰式)1(MIM-23B)等,服役时间长、技术老化,难以应对现代空中打击。尽管与以色列和平协议尚存,但双方在西奈半岛的潜在安全冲突并未完全消除,促使埃及寻求建构一套从远程到近程的立体防空网络。
中国红旗-9具备260公里射程,整合北斗导航系统与自主通讯指挥链,具备高度抗干扰与远程拦截能力,并具备“去美国化”优势,原本被视为埃及升级防空的热门选择。然而,其缺乏实战经验,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仍是明显劣势。
与此同时,美国对埃及提出的军售方案主打NASAMS防空系统,搭配AIM-120C-8空对空导弹,提供模组化与多目标作战能力。特别的是, AIM-120C-8原本因以色列反对禁止出口至埃及,如今美方解禁,无疑是一种向以色列与埃及双方释放政治讯号,并刻意压缩中国在该地区的军火空间。一同竞争的还有德国的 IRIS-T SLM防空系统,虽射程仅40公里,但在俄乌战争中表现优异,机动性高、拦截精准,成为中程防空市场的后起之秀,也可能进一步瓜分红旗-9与 NASAMS的市场。
中制的红旗-9发射车(示意图)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NASAMS防空导弹系统。图:翻摄自X帐号@vatastan
此次防空系统选择已超越纯技术与预算考量,反映埃及在中美之间的外交平衡路线。埃及一方面深化对中经济合作,另一方面维持与美国长期的军事联盟。红旗-9若成功落地,将激怒美方,可能促使其他中东国家仿效,削弱美国在区域的军事主导权。相对地,若埃及选择美制方案,将再次稳固美国在中东的军火影响力。这场看似关于防空武器的选择,实则是中美两国在中东角力的缩影。埃及最终的选择,不仅关乎自身国防实力,更可能牵动整个中东的军事平衡与外交局势。
德军欧洲战机与AIM-120训练弹。图:翻摄自德国联邦国防军网站
美国试图全面拦截中国送往埃及的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图为埃及老旧的鹰式导弹。图:翻摄自海风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