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即,政策改革预期升温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即,政策改革预期升温

在此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官方释放的信号表明,中国政府终于开始认真着手遏制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以重振经济。这引发了外界对一项全面供给侧改革方案出台的预期,但以往的先例让人对实际政策行动是否会与官方表态相符心存疑虑。

预计中共高层将在7月末召开会议,为今年余下时间的经济政策路线定调。在此次年中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官方释放的信号表明,中国政府终于开始认真着手遏制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以重振经济。这引发了外界对一项全面供给侧改革方案出台的预期,但以往的先例让人对实际政策行动是否会与官方表态相符心存疑虑。

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几个重点:

供给侧:中国领导层已多次暗示将解决某些行业日益严重的供给过剩问题。投资者们由此猜测,旨在实现经济再平衡的供给侧改革已迫在眉睫。

自从中国政府7月1日敦促停止“无序”价格竞争以来,各部委和有政府背景的行业组织已迅速行动起来响应号召。

花旗(Citi)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可能会重申这一倡议,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汇丰(HSBC)经济学家表示,鉴于政府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关注,届时可能会有声音呼吁出台结构性举措。这些措施可能包括:纠正所谓的内卷式竞争——即导致价格下降的非理性行为;通过新的城镇化规划来缓冲住房需求;通过提振消费或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来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

节奏把控:分析人士称,以往的经验表明,改革的希望很可能会落空。这并非中国首次试图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这一次决策者处境更加艰难。

汇丰经济学家表示:“与2015年时大部分工业过剩产能集中在上游行业不同,这一次的压力更为广泛。”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经济学家表示,供给侧的真正变革将需要调整地方激励机制、进行财政再分配以及向需求侧的转向。他们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期待渐进式改革比期待短时间内获得成功更切合实际。

北京方面选择如何实施政策也将至关重要。

在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看来,最优的政策组合将以需求再平衡和加速结构性改革为重点,这可能带来更可持续的再通胀。“最不可取的组合将是运动式的指令加上需求支持不足,这可能在近期短暂地改善价格之后,导致经济陷入更深的通货紧缩。”

刺激信号:尽管面临美国关税,但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表现相对良好,并且有望实现全年5%左右的官方增长目标。有经济学家表示,这种情况降低了目前出台全面刺激措施的可能性。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决策者会认为没有必要在短期内推出大范围、大规模的刺激措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可能只会重申提振内需以稳出口、稳就业和稳楼市的承诺。

美银证券(BofA Securities)的经济学家认为,7月会议的声明可能会反映出一种更为平衡的前景,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和定向支持,而非大范围放松政策。

再长时间等下去可能风险很高。

野村(Nomura)经济学家认为没有掉以轻心的余地。他们说,按照以往经验,下半年经济基本面可能会明显恶化。

他们还称,自5月份以来实施的新的财政紧缩措施已对餐饮业造成挤压,并冲击了酒类销售,而解决产能过剩的举措可能会在短期内减缓投资。

新规划:中国政府正在制定下一个五年规划,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6年至2030年的发展制定战略。分析人士将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寻找该规划将优先考虑哪些方面的线索。

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国家规划部门将侧重于通过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来增强经济韧性,并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为中美长期竞争做准备。

高盛经济学家表示,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可能还会透露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日期——该会议可能在秋季召开,届时“十五五”规划草案将发布。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时方

来源:道琼斯通讯社/华尔街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