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住持释永信终于栽了。少林寺管理处星期天(7月27日)发布情况通报称,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过去10多年来,被称为“网红方丈”的释永信时常被传出这样那样的负面消息,可谓“话题大王”。7月26日,先是有自媒体爆料释永信被带走调查,随即《江南都市报》等传统媒体也称,多个交叉信源证实,释永信已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网上一些吃瓜群众自然是看热闹不嫌事大。7月27日,有网民发布开封市公安局的警情通报,称释永信带着34人企图逃往美国,被警方拦截。虽然开封市公安局迅速对此消息辟谣,但也称正在开展有关工作。当日傍晚,少林寺管理处简要发布了释永信的罪名,证实多部门正在联合调查释永信。
从少林寺管理处的情况通报看,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这两条罪名已足以让释永信坐牢。
释永信案件的受关注程度,恐怕不亚于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子女遗产争夺案。毕竟,释永信主管的少林资产也是一个不小的“商业帝国”,他的名气和影响力也不比宗庆后逊色。
今年60岁的释永信俗名刘应成,曾担任过20年的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少林寺住持、河南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释永信16岁到少林寺出家,拜时任方丈行正长老为师。1987年,行正长老圆寂,22岁的释永信担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主持寺院事务。1999年,释永信出任少林寺方丈,至今已有26年。
在释永信的领导下,少林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他成立了少林寺武术队、少林寺红十字会,建立少林文化研究所,提出“少林学”概念,后来又创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铁嵩科技”等充满现代气息的企业。
释永信倡导“中国佛教走出去”,先后在柏林、伦敦、洛杉矶等地建立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他还出版了《禅露集》《动身不动心》《少林功夫》等作品。
释永信的商业头脑一向十分出众。多年来,他构建起一个横跨多领域、覆盖海内外的超级商业帝国,让少林寺变成兼具宗教属性与商业活力的“天下第一名刹”,成为中国一个著名的文化IP,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释永信的商业帝国主要通过公司化运作,让少林IP与资本深度绑定。比如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释永信持股80%,后变更为寺庙持股,注册资本从100万元(人民币,下同,17.9万新元)逐步增至1亿元,对外投资的16家公司覆盖多个领域。
据天眼查数据,释永信先后关联企业多达18家,涉足文化传播、房地产、健康管理、演艺娱乐。少林寺注册了700多个商标,涵盖“少林功夫”“少林素饼”;少林寺年收入约有5亿元,门票、香火、品牌授权样样赚钱。2022年,少林持股的铁嵩科技花了4.52亿元在郑州拿地,建商业综合体;欧洲等地的少林分社也卖起了“禅修体验课”,甚至一度传出“少林寺年入千万英镑”的消息。
释永信在商界大放异彩一直招来种种非议。2015年,一位自称曾是少林弟子的“释正义”在网络上实名举报,指控释永信是只没人监督的贪腐“大老虎”,不仅与多名女子保持不正当关系,还有私生女和两个身份证,等等。
面对外界质疑,释永信曾回应称,商业化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少林文化。数据显示,少林寺每年将约30%的商业收入用于古建筑修复,如2010年耗资2亿元修缮塔林,还要投入文物保护和慈善事业,如2020年向武汉抗疫捐款1000万元等。释永信的说法也不无道理,毕竟政府的拨款有限,少林寺和其他寺院、道观一样,也需要通过商业活动来维持生存和运转,同时为当地文旅观光和财政收入作贡献,这些商业活动实际上也受到当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2017年,有关方面在调查后认为,相关指控证据不足。释永信依然稳坐少林寺住持位置,并于2020年升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少林寺管理处星期天(7月27日)晚透过“少林寺官方网站”微信公号发布情况通报称,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释永信微博)
八年后,释永信还是栽了。有律师在网上发文称,释永信可能涉及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但出人意料的是,释永信还涉嫌刑事犯罪,显示释永信的“胆识”比外界传言的还大。
释永信长期受到质疑和指控,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不愿接受一位寺庙掌门人打着弘扬佛法的旗号挣钱,许多人也不相信他能够做到“资本汪洋过,佛祖心中留”。现在看来,释永信不仅不能抵御世俗诱惑,还是一个藐视法律、色胆包天的罪犯。
释永信栽了也表明中国反腐正在向宗教系统延伸。但在当下中国,宗教纯净与商业逐利的矛盾短期内不会消失,释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出事的“CEO方丈”。
作者:于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