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被罢免的24席立委中,仅有7席是同意票超过25%的罢免基本门槛。图/取自中国国民党 KMT脸书粉专
“起义军准备攻克敌方城池,厉兵秣马,士气高昂,而且过关斩将,连连达阵,却在兵临城门下,遭到一举歼灭。”
“以为可以技术击倒,却被怪物的体重压倒!”
现正最夯:专论》关于普发万元的“事后孔明”
民团发起的大罢免行动,在一席都没罢掉情况下,出现上述惨痛结局。
检讨原因,只要看一个数字即可,即同意罢免票有无超过25%基本门槛。
国民党被罢免的24席立委中,仅有7席是同意票超过25%的罢免基本门槛,包括王鸿薇、李彦秀、徐巧芯、叶元之,郑正钤、罗廷玮,以及傅崐萁。显示他们七人仇恨值的确高。
但真正问题在另外连25%基本门槛都没过的17席,也就是说,就算反罢方不动员,一票都不投,罢免案结果照样被封杀。
其中凸显意义是,罢免同意方并没有如投票前外界以为的驱动广大中间选民出来投票,甚至,连绿营本身的投票率都不足。这完全符合投票前的几家民调结果,几乎都显示反对罢免大于同意罢免。
原本以为反罢免一方投票率不会高于我方的假设,是在对方主场技术击倒他们的重要判断,但事与愿违,726投票率高达56.23%,绿营基本盘没有催出来就算了,国民党的选民却被唤醒了,因此连原本是绿营优势选区的叶元之,他的不同意票也稳稳超过同意票。技术击倒不成,反被对方体重碾压!
蓝白党唤醒支持选民提高投票率,主要是两招,一是拉高蓝绿对决的意识形态,第二是普发现金的诱饵,两者相乘,的确奏效。这是第一个原因。
其次,中国威胁论及反共论不是不重要,在宣传上却显然出现疲态,号召力递减。而罢团所揭露多位国民党立委鱼肉乡民的败行劣迹,也无法打动更多支持者站出来投票。中间选民移动的光谱实在有限。
第三个原因,就是民进党在此次罢免行动的进退失据,希望民进党出面主导罢免出现两种不同意见,民进党一方面犹抱琵琶,一方面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脱不了干系。在两军交战时,赖清德总统却又有团结十讲,出现非常荒谬的画面,更不用说所谓的杂质说,和历史考据失真的讲稿,徒增纷扰。
最后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民进党一年多来并未交出任何亮丽的成绩单。立法院在野党固然有诸多杯葛,但是行政权可以做的事其实很多,但没有亮点,出纰漏的政务官仍然好官我自为之,看不到反省,只看到傲慢。
更且,民进党一直无法具体回应如果罢免成功,会不会一党独裁的问题。民进党一方面透过大罢免将蓝白党一举打垮,一方面又不愿联合其他在野小党联盟,这种通吃的胃口和吃相,其实配不上它所展现的能力和政绩,不仅无法唤起投票动力,徒增疑虑。
但是这次大罢免真的就一败涂地,毫无所获?
绝非如此。
撇开胜负来看,这次大罢免其实是公民的一场自我启蒙运动。透过自我组织,创意发想,不管是站街头与人接触宣讲的实际体验,还是蔚为传颂,被许多人当作脸书封面金句的“我爱那小小多山的国家”,都在这次大罢免行动中,强化对台湾这块土地的认同,更出现前所未有的台派与中华民国派携手合作,无意中促成我们社会深层的和解和谅解。
更且,130万的连署心声,是面对中国侵略最有力的庄严宣告。这并不表示蓝白支持者就不爱台湾,当面临中共来袭时,相信他们当中很多人也会奋勇抗敌。但是罢团公民经过长达一年的淬炼与召唤,却明明白白摆出了阵式,这一点,相信连中共军方看了也会受到震撼;这不是一个他们以为十分脆弱、容易击垮的社会。
然而公民必须学到的教训,就是不能在技术击倒上赌运气,而是必须从我们的政治土壤体质改善做起。
因为大罢免行动,让公民看到了地方上许多的酸性体质。这些恶霸垄断利益,腐蚀了地方自治的根基,由他们掌控的地方派系,更成为上层的立法院生态,改善土壤体质,这才是治本之道。
纪录片“民主练习中”所描述的返乡太阳花青年,在地方政治跌跌撞撞,摔得鼻青眼肿的真情实录,其实已经预示了如今大罢免行动所以遭遇的挫败的困境由来。
因此不只是罢团,包括时代力量、小欧盟、基进、社民党及绿党等五联盟,都应该藉这次机会,积极投入地方耕耘,充实地方政治生态的生力军。民进党必须放宽胸怀,共同促成地方政治生态的大改变,面对蓝白更加紧密结合,2026及2028大选,才会有机会。
圣经说,一颗麦子死了,会结出更多丰硕果实。大罢免的失败,如果能够转而催化改革地方生态的澎湃力量,那就会是启动社会革新成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