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让钻石行业失去光彩科教频道|科教兴国|教育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科教 > 正文
中国如何让钻石行业失去光彩

中国培育钻石的爆发式增长震撼了整个行业,让老牌企业苦苦挣扎

中国郑州佳睿福钻石工厂的工人们正在检查设备。佳睿福创始人冯参军在展厅里展示一些培育钻石。© Andrea Verdelli/FT

地球需要十多亿年才能形成一颗钻石,而冯参军只需一周就能培育出一颗。

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在中国中部省份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冯参军的佳睿福钻石工厂里,生机勃勃。工厂里,600台机器,每台都比一头非洲象还要大,模拟着地表深处——钻石生长的地方——巨大的地质压力和酷热。这些机器只需七天就能生产出三克拉的钻石,大小相当于一枚大型订婚戒指。

“我们可以批量生产钻石,”冯先生自豪地指着一排排机器说道。他还有另外两家工厂昼夜不停地生产。“目前,我每月生产大约10万克拉钻石,”他补充道。

全球超过70%的用于珠宝制作的实验室培育钻石(其中许多是为新订婚夫妇的无名指制作的)都产自中国工厂,而河南是培育钻石贸易的中心。

“本质上,我们主宰着这个行业,”冯说道。他毕业于航空材料工程师专业,穿着一身朴素的黑色西装,看起来就像个工程师。唯一能体现他职业的,就是手腕上那块闪闪发光的镶钻手表。

对天然钻石行业来说,冯氏工厂以及其他类似的工厂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国际珠宝市场上人造钻石的激增,恰逢需求下滑,导致小颗天然钻石的价格跌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培育钻石贸易组织负责人马蒂·赫尔维茨表示,实验室培育钻石“带来了巨大的颠覆。业内人士起初不相信,其次,他们也无法接受。”

“这是开采的钻石面临的第一个竞争产品。”

今年,天然钻石的未来面临公众考验。由塞西尔·罗兹(Cecil Rhodes)创立的著名钻石公司戴比尔斯(De Beers)已被其所有者——在伦敦上市的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挂牌出售。英美资源集团在其账目中对该部门的估值为49亿美元,但销售额下滑意味着其售价可能会远低于此。潜在买家的第一轮竞标将于下个月截止。

去年,戴比尔斯的收入仅为2022年的一半。其他矿业公司如 Alrosa、力拓和 Petra Diamonds的钻石业务也出现了类似的下滑。

实验室培育钻石十多年前首次出现在珠宝领域。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钻石生产技术已得到广泛了解,但近年来的技术进步使得培育适合珠宝制作的完美钻石(化学性质与天然钻石完全相同)的成本更低。

据分析师保罗·齐姆尼斯基(Paul Zimnisky)介绍,如今一颗三克拉的实验室培育钻石的售价仅为一颗开采钻石价格的7%。

根据咨询公司 Tenoris的数据,实验室培育钻石已占据美国零售市场的17%(按数量计算),而2020年仅为3%。在订婚戒指领域,实验室培育钻石的市场份额甚至更高。在线婚礼策划平台 The Knot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购买过实验室培育钻石戒指。许多珠宝商相信,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

加拿大皇家银行矿业分析师本·戴维斯表示,天然钻石公司“似乎正在遭受永久性的蚕食”。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其中一些公司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贸易战、真实的战争、经济衰退和疫情,而培育钻石构成了迄今为止最严峻的生存挑战。

“对于传统的天然钻石市场来说,这是一场灾难,”英国珠宝商刘飞(Fei Liu)说道,他同时使用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

佳睿福的冯参军在郑州的工厂车间里戴着一块闪闪发光的镶钻手表。“目前我每月生产大约10万克拉,”他说。© Andrea Verdelli/FT

冯先生在河南省的工厂里展示一些培育钻石。河南是培育钻石贸易的中心。“我们主导着这个行业,”他说道。© Andrea Verdelli/FT

刘先生最初对使用实验室培育宝石的想法感到震惊:“作为一名高级珠宝设计师,我当时的反应是,‘不,没兴趣’。”但最终,价格差异“让我大吃一惊”,他说。

18个月前,他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并对其反响感到惊讶。他说,顾客,尤其是年轻顾客,很少在意钻石的来源。“如果你问一个三四十岁的人,他们会说他们对培育钻石完全没有意见,实际上,培育钻石更受欢迎。”

中国转向钻石并非源于对高级珠宝的渴望,而是地缘政治因素。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贸易关系破裂,莫斯科切断了对军事用途至关重要的工业钻石供应。由于自身缺乏大型天然钻石储备,中国转向培育钻石生产,并于1963年生产出第一颗实验室培育钻石。

到了20世纪80年代,钻石产业在河南扎根。一位富有开拓精神的工程师在当时的辣椒种植小镇柘城建立了一家工厂。柘城很快成为中国钻石产业的中心。

钻石拥有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其在众多应用中具有宝贵的价值。钻石由纯碳构成,是地球上最坚硬的物质之一。

多年来,柘城工厂一直生产工业用金刚石,例如金刚石刀头和钻头,以及金刚石磨粉。“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磨料用培育金刚石生产国,”齐姆尼斯基说道。

只是在过去十年,像佳睿福这样的公司才开始转向利润率更高的珠宝业务。

如今,中国大多数培育钻石都采用“高压高温法”生产。然而,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来生产更大的宝石,这种方法是在微波腔内逐层生成钻石。

粗加工后的钻石被运往印度苏拉特——世界钻石抛光之都——那里的劳动力成本更低。冯估计,在中国抛光一克拉钻石的成本为400元人民币(56美元),这比他生产这颗钻石的成本还要高,而在印度,生产成本仅为86元人民币。

从那里,钻石被运往安特卫普或迪拜等贸易中心,然后进入零售市场。

很少有消费者意识到中国已成为全球钻石贸易的中心——海关标签惯例掩盖了这一事实,海关标签惯例通常将钻石的“原产地”归为钻石的抛光国家,而不是钻石的生长或开采国家。

中国的钻石产业因其在军事和国防装备中的应用而具有战略意义。

硬度、热导率和化学惰性的特性使钻石成为一系列高科技应用的有用材料——从激光和光学到核聚变甚至半导体。

尽管许多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培育钻石的技术用途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会增长。

中国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控制驱动这些高耗能机器的技术和能源。冯参军与本土制造商合作开发的钻石培育机成本约为200万元人民币(合28万美元),比其他地方都便宜。

宝石顾问罗伯特·韦克-沃克(Robert Wake-Walker)表示,中国在钻石生产方面拥有“技术优势”,并且正在不断改进其生产方法。“技术进步是成功的关键驱动力,”韦克-沃克说道。“在培育钻石领域,这一直是盈利能力的首要因素。”

然而,该设备被归类为军民两用技术,禁止出口,这意味着只有本土企业才能享受到中国成熟的工业供应链带来的好处。

电力是钻石培育的另一项重要成本。中国的工业用电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与欧洲相比,且普遍低于美国。

冯的工厂利用太阳能和政府补贴,能源成本因此减半——从每千瓦时0.9元人民币降至0.4元人民币。

传统钻石公司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对抗培育宝石的崛起。

2018年,戴比尔斯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培育钻石公司Lightbox,开始批量生产廉价的培育宝石。其理念之一是创建一个分化的市场,既能确保昂贵的天然宝石的奢华魅力,又能削弱培育宝石的竞争力。

相反,它引发了一场价格战,也拖累了天然钻石的价格。与此同时,由于疫情期间结婚率下降,天然钻石的需求也大幅下降。截至2024年底,戴比尔斯已积累了价值20亿美元的未售出钻石库存,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库存。

2020年,一颗完美无瑕的三克拉实验室培育钻石的零售价约为28,900美元,约为天然钻石价格的一半。根据Zimnisky的数据,到今年第二季度,这一价格已降至仅3,900美元,仅为之前水平的八分之一。而冯生产的未抛光钻石原石,如今的价格已降至每克拉15美元。

随着中国公司技术进步、价格下降,Lightbox失去了优势。该部门已于今年关闭。

中国钻石价格跌得如此之低,以至于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河南省政府正在推动成立一个新的钻石协会,此举与政府对电动汽车等领域破坏性价格战的更广泛打击行动相呼应。该协会今年3月采取的首批举措之一是,将1至10克拉的钻石毛坯最低价格设定为每克拉15美元。

“如果生产商的售价低于这个价格,竞争对手就会提出投诉,政府也会介入,”冯解释道。该政策旨在为这个行业营造一定程度的秩序。尽管进入成本已经下降,但产能过剩和竞争仍然威胁着一些老牌企业的生存。

天然钻石行业使用的另一个策略是广告。去年,戴比尔斯和Signet推出了“值得等待”活动,重点宣传天然钻石的吸引力。

上个月,钻石生产国与戴比尔斯签署了一项新协议,承诺将毛坯钻石销售收入的1%捐献给天然钻石委员会(Natural Diamond Council)管理的集体营销预算。该委员会最近发起了一场宣传活动,将实验室培育的钻石称为“仿品”,但后来撤下了相关广告。

天然钻石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戴维·凯利承认实验室培育钻石带来了挑战,但他表示,价格暴跌的真正原因是疫情后供需不匹配。

“这个行业历来都会经历高峰和低谷,”凯莉说道。“我们经历过非常高的巅峰,现在又陷入了过去几年从未有过的低谷。”

全球矿山供应量有所下降,但速度不足以跟上需求的下降。

培育宝石的出现带来了钻石大众化的附带效应。

在郑州金朵银朵珠宝广场(一家八层高的珠宝商场)里,一群年轻女子聚集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出售人造钻石的摊位前。她们正在试戴钻戒,自拍留念。其中一位女士拿出手机,准备购买一枚价值数千美元的戒指。

郑州珠宝市场的销售员刘旭斌表示,这些女性代表着一个新兴的消费者群体。“以前,钻石太贵了,买不来给自己用。只有在订婚之类的特殊场合才会买。现在女性也开始为自己买。”刘旭斌还发现,中年和退休女性的需求正在增长——这一群体在年轻时错过了购买奢侈品的机会。

顾客在郑州金朵银朵珠宝广场购买人造钻石© Andrea Verdelli/FT

金朵银朵广场出售的人造钻石戒指。“以前,钻石太贵了,买不起。”一位卖家说道。© Andrea Verdelli/FT

同样的趋势也出现在中国以外。定制在线珠宝公司 Angara的联合创始人安库尔·达加(Ankur Daga)表示,公司18个月前开始销售培育钻石。这些钻石的受欢迎程度令他感到惊讶。

“这是一种完美的替代品——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都完全相同,”达加说道。他预计,五年后,美国订婚戒指的中心宝石将有约80%是实验室制造的,而目前这一比例仅为一半多一点。

“对于珠宝行业来说,这其实相当令人兴奋。所有那些梦想拥有钻石珠宝的人终于可以买得起了,”他说。他预计,整体珠宝市场的规模将因此扩大。

在刘先生的店铺里,廉价的人工培育钻石已经彻底摧毁了天然钻石的销量。他的店铺周围都是卖金饰的商店,还有几家卖珍珠首饰的商店。珍珠首饰是另一个被亚洲人工养殖珍珠公司扰乱的行业。

这是一个完美的替代品。所有梦想购买钻石首饰的人终于可以买得起了。

直到最近,市场上还有几家商店出售天然钻石。“他们要么关门了,要么转而销售培育钻石,”他说。

刘先生认为,他的竞争对手并非天然钻石,而是黄金首饰,后者的价格最近飙升。在中国,新婚夫妇购买华丽的黄金首饰是一种习俗,这被视为夫妻的一项长期投资。

在投资者纷纷涌向避险资产的背景下,金价上涨,订婚戒指的经济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对于许多想要购买培育钻石戒指的买家来说,最昂贵的部件不再是钻石本身,而是包裹钻石的黄金。

与此同时,冯先生正在寻求新的投资。他希望通过利用人类头发或骨灰制作个性化钻石这一日益增长且利润更高的业务来抵消人造钻石价格暴跌的影响。

冯说,最热情的顾客来自韩国和以色列,他们寄来混合头发样本——有时来自整个家庭或夫妇——来制成一块宝石。

“人们常说‘钻石恒久远’——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讲述更精彩的故事。我们提供的东西意义非凡:一颗蕴含着您的本质和DNA的钻石。”他说道。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金融时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