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踢爆:中国出境禁令加剧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外媒踢爆:中国出境禁令加剧——中国出境禁令正被滥用

法国《世界报》7月22日刊登了该报驻北京记者哈罗德·蒂博发回的专稿《在中国,出境禁令加剧不确定氛围》,指出数名外国公民在事先没有得到通知的情况下被禁止离开中国处境。据法律专家称,这一措施通常用于民事或商业纠纷,目前它的适用范围和程序仍不透明。

文章写道,中国强调自己对外国投资者和游客的开放态度,但对外国公民实施出境禁令的案例却加深了人们的不安全感。美国富国银行的一名女员工是最近一位被禁止离境的外国人。据人权组织称,这种措施并不意味着任何司法定罪,但使用它的情况正日益普遍,这让中国凸显出一个双重人格的形象,在既热情好客、拥有诱人市场的同时,又有可能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让外国人陷入法律困境。

出生在上海,现为美国公民的毛晨月(音译),常驻亚特兰大,是富国银行的董事总经理,专门负责国际贸易支付。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近期她赴华旅行结束时被禁止离境。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在7月21日证实这一消息,并称她卷入一项“正在处理中的刑事调查”,必须配合调查。导致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富国银行已禁止其所有员工前往中国。

文章称,一个国家禁止涉嫌刑事案件的人出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法律专业人士指出,中国在使用这一做法时缺乏透明度,往往将此类措施作为额外手段,针对政权批评者或刑满释放人员,即使在法院的判决中并没有明确包含这一禁令。有时,有些人是在出关时才发现自己被禁止离境。此类措施通常用于民事或商业纠纷:原告方可以向法院申请禁止他们要传唤的人离开出境,这项禁令一旦生效就很难被解除,而且由于其限制性,也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施压手段。

对任意拘留的担忧

文章指出,目前受这一措施影响的人数尚没有公开的官方数据。但非政府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在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估计,被禁止出境者将达数万人,其中主要是中国公民。报告指出,涉及出境禁令的法律条文已有15项,在四年内增加了三分之一。

文章还介绍了中国欧盟商会在2024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的会员企业表示很难说法外国员工赴华工作,因他们担心会遭到任意拘留、警方搜查办公室或是被禁止离开中国。在参与调查的128家公司中,4%的公司表示,由于某些员被实施出境禁令,他们在中国和总部之间的往返受到限制。外国公司的业务主管也坦言拒绝担任在华的公司法人,或是花重金聘请法人代表,因为他们担心被卷入旧案或是微不足道的司法纠纷。

文章引述了常驻北京的律师、前中国美国商会会长詹姆斯·齐默曼(James Zimmerman)的话解释说:“大多数情况下,出境禁令都有法律依据,但也存在政府部门滥用权力的情况,包括出于政治原因。虽然可以申请解除禁令,但由于程序缺乏透明度和保释制度,这个过程漫长且困难,”

腐败调查

文章列举了多位被禁止出境的中外人士的例子,如人权活动人士黄文勋的妻子张益琼,2021年她在成都准备出关前往新加坡就职时,被告知自己的护照已被注销。机场海关解释说,注销令可能来自她的家乡湖北或是丈夫的家乡广东的警方。2023年,日本野村银行和美国咨询公司Kroll都有高管被禁止离境。而备受争议的科学家、转基因婴儿“之父”贺建奎也表示自己在服刑三年后被拒发护照。

文章在最后写道,随着腐败调查的增多,这些禁令的使用范围也在扩大,在习*近*平领导下,腐败调查也是一种政治清洗的手段。一位律师总结说:“这个问题并不新鲜,过去主要与中国人有关。但如今原因越来越多复杂。在一个法律是权力工具的国家,这是国家迫使相关人员‘就范’的一种方式。”

资料照片(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法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