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森:洋务运动为何一再僵尸还魂?☀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短评 > 正文
吴洪森:洋务运动为何一再僵尸还魂?
作者:
在国家富强与保政权之间,清朝统治者毫不犹豫选择保政权。只要能保住政权,别说牺牲老百姓,卖国也在所不惜。 所以,不是人民选举上台的统治者,不仅代表不了民意,而且根本不可能爱国。这是权力私有化的必然结果。 因为真正的国家利益,时常与私有化的政权利益发生冲突。当权者总是把政权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怎么可能成为爱国者呢?

甲午战争惨败,洋务运动破产。尽管不乏有人将失败的根本原因,剖析和总结得很到位很深刻,指出失败的原因就是中体西用,师夷之技以制夷。一心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而坚决抵制西方的体制以及价值观念。

为什么清朝那么顽固抵制西方制度和价值观呢?

因为那将使得清朝政权不保。

显然,在国家富强与保政权之间,清朝统治者毫不犹豫选择保政权。只要能保住政权,别说牺牲老百姓,卖国也在所不惜。

所以,不是人民选举上台的统治者,不仅代表不了民意,而且根本不可能爱国。这是权力私有化的必然结果。

因为真正的国家利益,时常与私有化的政权利益发生冲突。当权者总是把政权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怎么可能成为爱国者呢?

但是,他们为了迷惑和欺骗老百姓,以各种方式掩盖政权的私有性质,把私家政权打扮成国家,然后强迫老百姓爱这个国。

比如,他们把船坚炮利政策打扮成为了国家强大,抵御外敌入侵。实际上,无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并没有占领中国的打算,他们只是要求自由贸易。自由贸易的结果必然催生自由经济。自由经济对中国广大百姓有好处,但是,这将使清朝失去对中国的控制,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尽快发展军事工业,对他们来说,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选择。这就是船坚炮利政策的由来。

所以,打着爱国强国的船坚炮利政策,骨子里出于家天下的自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政权私有,该政权所实行的一切措施,首要选择都是为了保政权,为了政权拥有者的利益。

经济开放也好,收紧也好,都围绕是否对政权有利这个核心问题。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自然明白了为何洋务运动失败了,却一再的僵尸还魂。

他们当年借助勒紧老百姓裤腰带制造原子弹还魂,如今借助国家补贴的产业政策还魂。

(吴洪森写于2025年7月18日上海莘庄)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作者脸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