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混战高端失守 中共机床技术仍被卡脖子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低端混战高端失守 中共机床技术仍被卡脖子

难以掌握高端机床中共技术自主化步履艰难

因低端混战、高端失守,中国机床技术在高喊十年发展后发现,其仍被国外“卡脖子”。图为机床示意图,与本文无关。(Toru Yamanaka/AFP via Getty Images)

因低端产品混战、高端产品失守,中国机床技术在高喊十年发展后发现,仍被国外“卡脖子”。

分析人士表示,中共在2015年“十一五”经济计划时就承诺,到2025年“大幅减少”对高端机床技术的外国依赖,但中国国内行业的惨淡经营和中共政府不断变化的优先事项正在阻碍这一进程。

用于制造从喷气发动机零件到微型电路板元件等各种产品的高端机床,仍由欧洲、日本和美国企业在华制造并供应给中国。中国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目前不到10%,90%以上靠进口。

欧亚集团高级中国分析师邱明达告诉《金融时报》说,机床是一切的基础,是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技术门槛高高端机床主要由德日主导

中国尤其缺乏用于制造和操作高精度计算机数控(CNC)机床的硬件和软件,长期以来这类技术一直由德国公司西门子(Siemens)和日本的发那科(Fanuc)主导。

里昂证券日本研究主管莫滕‧保尔森(Morten Paulsen)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西门子和发那科在高端机床市场上构成了双寡头垄断,其他市场进入者几乎毫无希望获得准入,因为这就像准备向市场“推销家庭制作的操作系统电脑”一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机床制造商的员工也对《金融时报》透露,西门子和发那科“仍然拥有更好的品牌定位”,他们自己也更喜欢使用西门子和发那科的、而不是国产的数控控制器。

美国银行的数据显示,外国机床公司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发那科、三菱和西门子分别占33%、20%和16%。

中国机床厂贪大求快反而欲速则不达

大陆媒体“华商韬略”2020年报导称,18家中国机床大国企几乎全军覆没,并质疑这个所谓的“国之重器”怎么惨到这一步?低端混战、中端争夺、高端失守,企业在夹缝中生存。

机床业是技术门槛高、强调专业分工,而且需要长期积累的行业典型。西门子和发那科都是长期集中力量,专注于单一领域的冠军企业。

而中国的机床企业,但凡有了一定的成绩,就会走上贪大求快的道路,曾经排名第一的国有机床大厂沈阳机床厂、大连机床厂都是因此走入“万劫不复”的艰难处境。

东北证券机床分析师刘俊奇告诉《金融时报》,“如果每个企业都盲目追求规模,维持长期投资就变得具有挑战性。”

目前,中国公司纷纷抢占市场低端,在成本上展开竞争,试图通过降价来获得市场份额。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24年,该行业的收入下降了5.2%,至1万亿元,利润暴跌76.6%,至265亿元。该协会将此归因于“恶性竞争加剧”,进一步侵蚀了利润率。

政府扶持转向机床企业的经营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北京专注于芯片制造和太空探索等领域的技术发展,而非尖端的数控机床,但这些领域也需要机床。

加上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政府财政收入不足,地方政府近年来对机床企业的支持也逐渐枯竭。这让本来就恶性循环的机床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莫滕‧保尔森对《金融时报》表示,北京已经开始将目光从机床转移到机器人上,但机床这个行业“如果没有政府扶持,根本无法盈利”。

保尔森表示,2021年,中国从机床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不过,在中国制造并在国际上销售的许多机床都是由在华经营的外国公司制造的。

到目前为止,中国在人工智能太阳能和电动汽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却一直难以开发出对制造业至关重要的机床。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王和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