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第174攻击联队的飞行员迎来两架新的F-35,飞行员来到纽约州参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DVIDS)
美国五角大厦上周公布长达382页的测试报告指出,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制造的美国最昂贵武器系统F-35战机,历经6年作战测试与评估后,依旧存在可靠性不足、维修延误、射击准确性差以及电战防御能力未解决等问题。并且点出F-35计划迄今已有18年,但包含维修后勤、隐形性能维护及武器准确性等方面均未达标,将给未来的战略决策带来更多挑战。
据美国军事报媒《星条旗》(Stars and Stripes)21日报导,这项报告由美国作战测试与评估(Operational Test and Evaluation)总监编撰,透过《资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由政府监督组织获取,显示美国F-35机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仍低于预期(The overall reliability, maintain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the US fleet remains below service expectations)。威廉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川普政府应该记住,我们已经操作F-35战机18年了,但我们仍然无法维运它、保持隐形机身完好无损或好好的射击机炮。”
2024年10月30日,第174攻击联队的飞行员迎接2架F-35,飞行员来到纽约州参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DVIDS)
报告提及,许多测试计划因维修延迟或缺乏料件、零件而无法完成,部分战机甚至在起飞后随即故障,导致任务中断。
尽管如此,国防部仍然在2023年3月批准F-35计划进入“全面量产”阶段,但这更具象征意义,因洛克希德早已按该速度生产战机。整体计划预计耗资逾1.8兆美元(约合新台币58兆元),包括开发、生产及维持费用。
主要问题与批评
•自动诊断系统误报频繁:F-35的自动故障诊断系统每小时发出一次错误警报,远高于每50小时一次的标准要求。
•维修时间过长:F-35的维修时间至少是基本要求的两倍,主因在于关键零件的高故障率,导致任务可用性下降,报告还指出,这些关键故障均匀分布于多个元件,进一步增加了维修挑战。
•隐形涂料常损坏:战机在测试任务中经常带着需要维修的隐形涂层进行飞行。报告提到,匿踪系统的修复工作经常被推迟,以便让战机继续执行任务。空军和海军型号均无法在完全隐形状态下执行任务。
•25毫米机炮准确性不足:空军版本的25毫米机炮因设计和安装问题,难以命中目标,即使经过多年改进,问题仍未解决。
•网络防御能力细节被删减:关于24个敏感系统的网络防御能力的细节被删减,但报告强调需要进一步测试其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
•对抗先进战机测试不足:尽管F-35设计用于对抗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最先进“第五代”战机,但测试中仅有一次模拟与第五代对手的对抗。
•后勤需求过高:空军与海军陆战队的F-35需要过多的后勤支援设备和零件,才能部署到海外基地或两栖作战舰艇上,导致行动效率受到限制。
报告还指出,F-35设计旨在对抗包括中国大陆战机在内的“第五代”敌机,但测试中仅有一次与此类敌机模拟对抗。
政策与未来采购挑战
五角大厦声称,目前部署的F-35已具备作战能力,并“在针对设计威胁的作战中表现出色”。洛克希德马丁则强调战机性能已达合约标准,并表示90%的F-35零件表现优于要求。此外,公司已投入3.5亿美元(约新台币114亿元)加强测试及改进制程,并强化网络安全措施。
虽然F-35计划面临质疑,美国空军仍计划提高年度采购量,从48架增至60至80架。根据报告,截至目前,美国已签订至少881架F-35战机的合约,交付量超过1000架,预计最终生产约3000架供美国及其他国家使用。
然而,该计划仍然承受来自高层的压力。在其首任期内,时任总统川普曾批评F-35的“高昂成本”及“超支问题”,甚至公开提议让波音公司生产替代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