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天,她跟我说起一件烦心事。
朋友女儿妙妙,从小成绩非常好,稳居年级前三,一直是她的骄傲。
但女儿到了六年级,成绩直线下滑,做题思路明显跟不上了,平时作业也是错一堆。老师找朋友谈话,说妙妙状态不对,再这样下去,会影响小升初考试。
一听到这话,朋友急得不行。她回家旁敲侧击,问女儿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但女儿却说啥事儿没有。
没办法,她只好暗地里观察。这一留心,可把自己吓了一跳。
首先,女儿做作业会突然走神,然后一阵傻笑。其次,她更注重自己的形象了。平时出门风风火火,毫无顾忌。可如今,出门得仔仔细细照镜子,不容一丝马虎。
最后,她有自己的小秘密了。她的东西,生怕朋友碰,尤其是书包和抽屉,朋友一碰,女儿立马找理由将朋友“赶走”。
这可纳闷了,虽然知道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注重隐私、在意形象。但女儿这些行为,咋看都奇怪。
最让朋友慌神的,莫过于有一次,她整理女儿的床铺,竟在枕头底下发现一封男生写的情书!
虽说青春期的孩子,会对异性有些懵懂的情愫,但这也太早了吧,女儿才六年级啊。
为此,朋友很是自责。觉得平时女儿听话懂事,自己就没多操心。结果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没有及时引导和关心,这才导致孩子早恋、成绩下滑。
一:早恋,会有什么迹象?
我曾跟一位班主任老师聊天,提到青春期的孩子,她总结说,早恋的孩子,一般喜欢买4样东西,家长多注意。
第一样:情侣手链
学生不能戴太明显的饰品,但一条简单小巧的手链,藏在袖子里,别人难发现。他们戴情侣手链,既不张扬,又显示两人是一对,内心暗自欣喜。
第二样:各种小零食
我那位朋友,就是发现女儿书包里,经常有一堆小零食,有时候还舍不得拆开吃,只摆在书桌上欣赏。她还曾纳闷,家里零食就没断过,孩子怎么不吃家里的,非得在外面买?后来才知道,是那个男孩子买来哄她开心的。
小女生喜欢吃零食,而孩子们的零花钱又有限。所以,男孩子就会买一些好看的、可爱的小零食送给女生,也算是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三样:情侣鞋
学生平时穿校服居多,而且,明目张胆地穿情侣装显得太张扬。所以,孩子们就会把主意打在鞋子上。
穿情侣鞋,校裤将鞋子遮了一半,别人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但两人站在一起,却又显得与众不同。
第四样:各种同款
如今的孩子,早早就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社交账号。他们就会学着大人的模样,用情侣图像、情侣名,甚至同款手机壳。以及平时一些小装饰品,也是选用同款。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与另一个异性同学有这些共同的东西,那我们就要多留意,看孩子是不是进入青春期萌动了。
二:家有女儿,要告诉她这几件事
有女儿的家庭,父母会更担心她早恋。因为在早恋事件中,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往往都是女孩易受到伤害。
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会不停地告诫孩子,不能动感情,会受伤、会影响成绩、会影响一辈子等等。
但青春期的孩子,又比较叛逆,你越禁止,她就越好奇,甚至跟你对着干。
像我朋友这种,她算比较开明的,知道不能去打压、指责女儿,不然容易引起逆反。但同时她又很着急,因为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引导。
我之前也问过那位班主任,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她给我支了几招。
①给孩子写一封信
因为面对面交流,很多话不知道怎么开口,孩子还不一定能听进去。所以,我们可以用写信的方式,说说我们的心里话。
比如恭喜孩子长大了,有人欣赏,说明她优秀。另外,青春期是一个很美好的过程,但也隐藏着危险。怎样的爱,才是值得付出的爱等等。
信中表明你观点的同时,也让孩子更理智地看待青春期萌动,不要感情用事。
②一定要有原则和底线教育
孩子进入青春期,不管他有没有早恋,家长一定要有底线和原则教育。
比如身体的底线、心理底线、做事的原则、学习的原则等等。对异性产生好感并没有错,但前提是,不伤害彼此,也不影响各自的成绩和学习。
很多早恋专家都建议,如果家长不知道怎么具体地说,才能让孩子真正听到心里去,那不妨读一读像《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书》、《青春期女孩的私房书》之类的青春期教育书籍。
孩子自己从书中得到的感悟,可比父母磨破嘴皮管用多了。
外甥女进入青春期后,我就给她买了这套书,还特意叮嘱我姐,让她也看看,多了解下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变化。
这套书以故事的方式,讲出了很多女孩正面临、却难以表达的很多青春期烦恼。还用贴心的话语,讲了妈妈想说、却又不好意思开口的话语。
比如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当女孩慌张不知所措的时候,看看《青春期女孩的私房书》,她就知道,自己到底怎么回事,该怎么应对。
又或者当自己做事冲动、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她看一看书中相似的情景故事,就会明白青春期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父母的真实想法。
父母翻一翻,也能了解到,孩子长大后的心理变化,不能再把她们当小孩子一样对待,需要改变沟通方式。
女孩读完这两本书后,会对早恋有更清醒的认识,不会轻易跟风。并且,她对“喜欢”这件事,会有正确的认知,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坚定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孩子在10岁以后,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青春期知识了。很多话,我们不知道怎么说,孩子也不好意思开口问。
这时候,一本青春期手册,就是最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