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罗斯扣押了26架由中国企业持有的飞机,引发外界关注。图:翻摄自张元伟教授
近期,俄罗斯扣押了26架由中国企业持有的飞机,引发外界关注。由于中俄在近年来保持密切合作,尤其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共持续扩大对俄能源进口,外界对此举感到不解。
俄罗斯民航业目前运营约991架客机,其中600余架为进口机型。由于西方制裁禁止出口新飞机及零部件,俄罗斯面临维修和替换零件困难,已有超过百架飞机因缺乏零件而停飞。此外,部分民航机被军方征用,导致国内运力更趋紧张。本土生产的“苏霍伊超级喷射机”与“伊尔库特MC-21”产能有限,难以填补缺口。
被扣押的飞机虽由中国企业持有,但多数透过海外子公司注册于加拿大、爱尔兰等国,因而在俄罗斯实施资产冻结措施时被归类为“西方资产”。这使得中资企业的飞机遭到牵连。
被扣押的飞机虽由中国企业持有,但多数透过海外子公司注册于加拿大、爱尔兰等国,因而在俄罗斯实施资产冻结措施时被归类为“西方资产”。图:翻摄自张元伟教授
大部分被扣飞机投保了“战争险”,部分企业已透过法律途径获得赔偿。例如,中银航空租赁曾与保险公司达成和解,收回部分损失。不过,即便如此,相关企业仍需承担高额诉讼费用及营运收入减少的压力。
中国军事专家《张元伟教授》认为,俄罗斯此举主要是对西方资产冻结的反制措施,而非针对中国(共)。也有观点指出,中资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使用海外注册模式虽有利于国际市场操作,但同时增加了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