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机素质差才导致车祸多?”一位海归朋友听完冷笑:“别让‘素质论’给交管部门当遮羞布!落后的交通管理理念,才是吃人的真凶。”
这话像把刀子,捅破了我们几十年的认知泡沫。
看看数据:中国以全球3%的汽车保有量,制造了16%的交通死亡人数,死亡率是美国的17.8倍。若真是司机素质问题,难道中国人素质比美国人差17倍?汶川地震时救援部队无需带枪维稳,新奥尔良飓风后美军却要持枪防暴——谁素质更高?
驾校教学暴露管理理念的原始。在美国学车,第一课就教45度盲区检测,换道必须扭头确认盲点;中国教练只教“眼明手快”,多数人直到撞车才知盲区存在。更荒诞的是,国内高速事故现场警示牌仅放几十米外,司机看见时只剩几秒反应时间;美国200米外放置冷光蜡烛,连成斜线引导车流避让。广东交警在京珠高速处理事故时接连牺牲5人,本可避免的悲剧。
道路设计更充满魔幻现实主义。全世界唯独中国在道路隔离带建花坛,司机视线被奇花异草干扰,修剪车辆又成移动路障。宁波调研显示,87%乡村事故发生在无物理隔离的混合车道,宽阔路口不设安全岛,老年人过马路像玩“跳格子”。
执法疲软纵容了危险。美国交警流动执法神出鬼没,超速16公里必被罚;国内交警扎堆路口指挥红绿灯,高速违规成本不过扣3分罚百元。当酒驾集中爆发在凌晨、无证驾驶横行乡野,管理者却忙着在市中心种花坛。
海归的愤怒直指核心:把车祸推给“素质差”,本质是管理者的懒政。当交通灯高度不足引发追尾,美国改良后事故降15%;当乡村道路吞噬54.9%老年生命,某些部门还在讨论“美化隔离带”。
比车祸更可怕的,是把人命问题简化成道德审判。改革驾校教学、引进冷光警示、铲除无用花坛——这些技术移植并不难。但若管理者继续用“素质论”搪塞,再宽的路,也铺不到平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