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辛弃疾〔宋代〕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
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
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大意:
不要因为春季的阴天而延误了行程,毕竟春天来了以后就总是连日阴天。
只有在无权无势的时候才能看清人情冷暖,如同走完崎岖的山路,才能体验行路的疲倦劳累。
梅花似雪,春柳如丝,好像在安慰你不要为离别而忧愁。
你将要去的吴中是景佳鲈美之地,正可在松江上坐着小船,饱尝佳肴美酒,吟诗作赋。
赏析:
江西铅山人欧阳国瑞游吴中,闲居瓢泉的词人临别赠词。词将别时的关爱,别后的思念,借着自己的以往生活经验来表达。
全词并无离别之苦,反倒是劝慰友人不必为离别生愁。闲闲道来,余味甚足。
前两句以春阴为引子,劝勉友人欧阳国瑞不要因春阴而延迟行程。
此句以自然现象入手,既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春季,又以春阴的连绵不绝,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与不可预知。
词人劝勉友人要勇敢面对,不要因一时的困难而退缩。
三四句是词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慨。词人认为,只有在无权无势、身处闲境时,才能看清人情的冷暖;
同样,只有在走过崎岖的客路、历经疲惫之后,才能真正理解旅途的艰辛。
这两句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底蕴,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与告诫。
“梅似雪”三句词人笔锋一转,以梅、柳起兴,描绘出一幅春日离别图。梅花似雪,纯洁而高雅;春柳如丝,柔美而缠绵。
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春日的景色之美,更以梅、柳的意象,寄托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词人劝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忧愁,要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分别。
结尾两句词人最后以远方的美景与佳肴为寄托,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切期望。短篷(代指小船)上炊烟袅袅,鲈鱼煮熟香气四溢。
词人告诉友人,你将要去的吴中是景佳鲈美之地,正可在松江上坐着小船,饱尝佳肴美酒,吟诗作赋。
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吴中的美景与美食,更以诗意的语言,寄托了词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全词虽是写送别,却并未过多渲染离别之苦,尤其是听别语以慰相思,写得缠绵柔厚,情浓语真;结尾暗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融会吴中风景,颇见生活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