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中国广州港,小鹏X9电动车装船运往泰国。
(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Panos Mourdoukoutas撰文/原泉编译)
全球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发布的《2025全球汽车展望报告》称,在日益拥挤的中国电动车市场中,到2030年,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经受住恶性竞争并存活下来。
该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目前运营的129个电动车品牌中,只有15个能够实现盈利﹐存活下来。
报告还强调了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新运营模式”的一些关键特征,包括更快的将新车推向市场的速度、投资减少40%至50%,整体成本减少30%。报告称,这些特征将使中国汽车制造商到2030年控制近三分之二的国内市场,并占据欧洲市场10%的份额。
然而,该报告强调,对于大多数中国电动车制造商而言,仅在国内外市场抢占份额可能仍不足以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根据中国的国家政策,中国业界将电动车称为“新能源汽车”(NEV)。
艾睿铂汽车业务亚洲区主管戴加辉(Stephen Dyer)在该公司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价格战激烈、创新迅速,新入局者不断提高行业标准。”
“这样的环境推动了技术和成本效率的显着进步﹐但也让许多企业难以实现可持续盈利。”
新能源汽车(NEVs)涵盖的车辆范围比电动车更广,电动车指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新能源汽车还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可使用电力和汽油。
补贴
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国内电动车制造商的补贴政策。
艾睿铂(AlixPartners)表示:“尽管价格竞争持续不断,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利用成本优势和非价格激励措施,例如保险补贴、现金返利和零息贷款,来维持市场份额并支持消费者的购买力。”
然而,激进的定价使任何市场参与者都难以长期创造或维持利润。
总部位于上海的蔚来汽车公司的财务状况很好地说明了大多数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据Gurufocus.com估算,蔚来目前的投资资本回报率(衡量一家公司如何有效地分配资本以追求商业机会的指标)为负39.65%﹐而为该公司的投资提供资金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9.02%。
这一差距表明股东的投资价值在缩水,包括直接或间接持有该公司股份的地方政府。因此,过去五年来,蔚来净利润率一直为负,表明公司一直在亏损。
小鹏汽车的财务状况是中国电动车制造商资本分配效率低下的另一个例子。小鹏汽车目前的资本投资回报率为负14.41%,远低于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76%。因此,近年来其利润率也一直为负。
出口壁垒
戴加辉表示,随着国内市场增长放缓,再加上贸易壁垒限制了海外扩张,竞争的破坏力正在加剧。
他认为,要在新的竞争格局中生存,中国的电动车制造商必须打造强大的品牌,投资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并在主要的国际市场实现地方化运营。
戴加辉说:“只有那些能够迅速适应、高效扩张、能够应对国内外挑战的企业,才能继续在世界舞台上蓬勃发展。”
汽车专家、软件和汽车数据公司GoodCar的团队负责人帕特里克‧彼得森(Patrick Peterson)表示,他认为该报告对2030年的预测是切合实际的。
他告诉《大.纪.元;时报》:“中国电动车市场目前非常拥挤,超过100个品牌在竞争,其中许多是挣扎求存的小企业。”
“大多数品牌缺乏规模、技术或资金,难以长期保持竞争力。再加上近期的价格战,挤压了整个行业的利润率,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彼得森表示,他认同艾睿铂的观点,只有“最适应”的企业才能生存,最终会剩下几家实力雄厚、资金充足的公司,它们能够持续创新、满足生产需求并保持盈利。
他表示:“像比亚迪和特斯拉这样的品牌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而小鹏、理想虽还未出局,但也面临着压力。”
不过,彼得森表示,他预计整合过程将相对缓慢地推进,因为地方政府仍会支持本地品牌——即便从经济角度来看并不合理。
彼得森表示:“这或许会减缓行业的洗牌速度,但我认为无法阻止,市场正在走向成熟,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参与者会越来越少,但实力会越来越强。不管是15家还是略多一些,趋势都很明确:在中国,小型电动车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迅速缩小。”
作者简介:
帕诺斯‧莫杜库塔斯(Panos Mourdoukoutas)是纽约长岛大学(Long Island University,简称LIU)的经济学教授,他也在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安全分析课程。他在《福布斯》(Forbes)、《投资百科》(Investopedia)、《巴伦周刊》(Barrons)、《国际财经时报》(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简称为IBT)和《金融研究杂志》(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等专业期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文章。他还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半全球化经济中的商业战略》(Business Strategy in a Semiglobal Economy,2006)和《中国的挑战》(China’s Challenge)
等。
原文:Vast Majority of Chinese Electric Vehicle Makers Unlikely to Survive Past2030, Report Says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