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你的命运,并非迷信,别不当一回事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鲜事 > 情感世界 > 正文
你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你的命运,并非迷信,别不当一回事

咱们活一辈子,总觉得“命运”这东西玄乎,好像是老天爷早就写好的剧本。可真遇事了才发现,哪有那么多“命中注定”?

很多时候,是你自己的性子推着你往那条路上走——遇到机会,是敢闯还是怯场?碰到难处,是扛住还是撂挑子?跟人打交道,是实在还是算计?这些藏在骨子里的性子,慢慢就织成了你的“命”。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说过:“性情是天生的,习惯是后天的。性情为习惯之母,习惯为性情之流露。”这话说得实在:性子是根,习惯是叶,叶子长得好不好,全看根扎得稳不稳。

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说小时候就能定终身,是说性格这东西,一旦成型,对一辈子的影响太大了。

你信不信?那些看似“运气不好”的人,多半是被自己的性子绊了脚;那些活得顺顺当当的,也多是性子帮他们攒了福。这不是迷信,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道理,看这三点就明白。

一、遇事总往坏处想,习惯性“自我否定”的人,路只会越走越窄,正如《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没了那股“强”劲,机会来了也抓不住

生活里总有这种人:领导给个新任务,他先想“我肯定干不好,到时候被骂咋办”;朋友拉他合伙做点事,他琢磨“万一赔了,连朋友都没得做”;甚至有人介绍个不错的对象,他都嘀咕“人家条件那么好,咋会看上我”。

这种“自我否定”的性子,就像给自己套了个紧箍咒,越勒越紧。明明有能力,却总觉得“我不行”;明明有机会,却怕“搞砸了”不敢试。日子久了,别说好运了,就连身边人都懒得帮他——“扶不起的阿斗”,说的就是这种人。

《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自强不息”的第一步,就是信自己。邻居王姐四十多岁下岗,别人都劝她“找个保洁阿姨的活儿算了”,她偏不信,说“我以前在单位管过库房,懂点管理”,自己琢磨着开了家小超市,现在生意红火得很。她说:“刚开始也怕赔,但总想着‘我不行’,那就真的不行了。”性子积极的人,摔了跤会爬起来说“再来一次”;性子消极的人,还没摔就先躺平了——路是自己走窄的,能怪谁?

二、一点就炸,控制不住脾气的人,多半会把好事作黄,恰如《论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管不住脾气,就管不住人生

谁还没点脾气?可有的人,脾气比本事大:买菜时摊主多收了一毛钱,他能站在菜市场骂半小时;同事随口提句意见,他立马拍桌子“你算老几”;就连家里人好心劝他两句,他都能瞪眼睛“别烦我”。

这种“一点就炸”的性子,最容易坏事。本来能好好谈的合作,因为一句口角黄了;本来能帮你的人,因为你的坏脾气躲远了;本来和睦的家庭,因为你总发火,变得冷冰冰。老话说“和气生财”,这“和气”不光是对别人,更是对自己的脾气——管不住脾气,就像手里攥着个鞭炮,不定啥时候就炸了,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

《论语》里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其中“戒之在斗”,就是说要控制好争斗之心,别动不动就发火。朋友老周以前就是个“炮仗”,因为跟领导吵了一架丢了工作,后来自己开出租车,又因为跟乘客抢一句嘴被投诉。吃了几次亏,他才慢慢改:“现在想想,当时那点事,根本不值得发火,可脾气一上来,啥都忘了。”性子躁的人,赢了争吵,输了人心,最后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不是命不好,是自己作的。

三、没主见,总被别人的话带偏的人,活成了“别人的影子”,正如古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没了自己的“本”,就像墙头草,风一吹就倒

还有种人,耳根子软得像棉花:亲戚说“考公务员稳定,你得考”,他就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设计;朋友说“现在直播赚钱,你也去”,他就扔下工作跟着瞎起哄;甚至邻居说“你家孩子该报奥数班,不然跟不上”,他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硬逼着去。

这种“没主见”的性子,一辈子都在跟着别人的想法跑,从来没想过“我到底想要啥”。就像墙头草,风往哪吹,他往哪倒。结果呢?公务员考上了,却天天抱怨“没意思”;直播没做起来,还赔了本钱;孩子奥数没学好,反而讨厌学习了。

古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本”就是自己的主见和原则。没了“本”,就像树没了根,长不高,还容易被风刮倒。同事小李就是这样,当初家里让他学会计,他不喜欢,却不敢说,工作后天天摸鱼,三十多岁了还在原地踏步。他说:“要是当初敢跟家里说‘我想学汽修’,现在说不定是个老师傅了。”活成别人的影子,日子能过好才怪——命运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选的,连选的勇气都没有,咋能怨命运不公?

说到底,性格和命运的关系,就像老话说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播下“积极”的种子,就可能收获“机会”的果;你埋下“暴躁”的种子,就可能收获“麻烦”的果;你撒下“没主见”的种子,就可能收获“迷茫”的果。

这不是迷信,是生活的规律。梁漱溟先生还说过:“人这一生,要解决三个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这最后一个“人与自己的关系”,说的就是跟自己的性格和解、共处——不是要你彻底改变性格,是要你知道自己的短板,学着调整。

性子消极的,试着多给自己说句“我能行”;脾气暴躁的,遇事先深呼吸十秒钟;没主见的,多问问自己“我到底想咋做”。一点点调整,日子就会慢慢往好里走。

毕竟,命运这东西,从来都握在自己手里——你的性子,就是你最好的“方向盘”,往哪开,开多远,全看你自己。

责任编辑: 吴莉亚  来源:慧眼看世界哈哈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12/224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