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高度赞扬李克强。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官网在发表该文后,又诡异删除。
在这篇文章中,出现了8次习*近*平的名字,6次核心,并强调李克强始终围绕著习*近*平这个“核心”。
外界观察认为,在习派与反习博弈之际,掌管宣传口的习派有意在文章中突出习*近*平,当局是要营造一种和谐假象,同时消除近日关于李克强被谋杀传言而造成的影响。
2023年10月,刚刚退休7个月的李克强因心脏病突然离世。
他的死因一直被外界质疑。
近来,随著习*近*平失权的传闻不断,关于李克强被谋害的传闻也随之流出。
在这个敏感时机,人民日报刊发长文纪念李克强,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人民日报在6版刊登标题为“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纪念文章。
文章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文章在编者按首先说明,是按照“党中央关于已故党和国家领导同志诞辰纪念活动有关规定”发表刊文。
这篇纪念文章描述了李克强生平简历,文章共分为5大部分。
其中提到李克强“有力推动共青团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大力推进中原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探索推动科学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品质发展”,并且赞扬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道德情操”。
文章里,有8次提到习*近*平的名字,6处提到习核心。
2012年十八大,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总理,文章称“以习*近*平...为核心...领导下”。
2018年,李克强再次连任总理,文章再次以相同的字眼称“以习*近*平...为核心...领导下”。
新冠疫情发生后,李克强担任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还是“以习*近*平...为核心...领导下”。
2023年3月,李克强不再担任国务院总理职务。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文章称李克强“坚决拥护和支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文章还提到,李克强认真学习所谓的马列、毛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
在最后一段,文章再次强调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贯彻习*近*平......思想”云云。
李克强去世后,外界除了质疑他的死因外,很多报道都冠以他“最弱势总理”这个称号。
李克强作为从北大毕业的经济学者,他强调简政放权,他的“克强经济学”本质就是“经济改革、转换政府职能、放开市场”。
然而,从2012年到2017年,习*近*平首届任期内已成立了24个“领导小组”,几乎覆盖了所有党、政、军、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
这些举动被认为是架空了李克强总理职务下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政府职能,从而让习*近*平做到“大权独揽”,李克强的离世后,当时有评论指出,李克强是中共党内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温和改革派声音,他的去世,意味着中共内部牵制权力的一股势力削弱了,习*近*平更不需要再顾忌党内的其他声音了。
在纪念李克强这篇文章里,8次出现习*近*平的名字,6次指李克强始终围绕在“习核心”周围。
观察人士认为,习*近*平当局是要营造“习李治国”和“李随习规”的和谐假象。
实际上,习李之间不同的治国理念导致的严重分歧和矛盾早就激化。
从2013年初开始,习*近*平改组和成立10多个小组,习*近*平全部一肩挑,甚至连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也亲任小组长。
2020年6月疫情期间,李克强考察山东时高度赞扬“地摊经济”能创造就业岗位,是“人间的烟火,中国的生机”,引发社会热烈讨论,但《北京日报》很快就评论指“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
2022年两会上,李克强在闭幕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还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月入仅1,000元人民币。
这番话被指揭露了中国经济的真实面貌,直接打脸习*近*平声称的“全面脱贫”。
李克强卸任总理的两天前,与国务院工作人员最后一次告别,他在笑谈中突然说出了“人在做,天在看,苍天有眼!”李克强的这句话,也被认为意指习*近*平。
在纪念李克强冥诞70周年的长文里,习*近*平还是压制着他,没有放过他,还是被逼迫着围绕在“习核心”周围,估计李克强长眠地下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