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卡特团队搞出来鹰爪行动方案,按照某位以色列安全顾问评价:“这个营救计划完全缺乏想象力,很多潜在问题都通过纸面简单策划被克服了”。这条评论符合心理学家对卡特的判断,卡特的思维方式是完全“反历史”的,强调一些简单的道德原则。
说几个重点:
1、突击队是从四大军种临时拼凑。
境外特种作战是高度压力下的复杂行动,需要更好的协同性。
本次鹰爪行动,海军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都有分。无论如何,各方都想在行动中抢风头分一杯羹。连突击德黑兰的地面部队都分二块,一块是三角洲部队攻大使馆,另一块是柏林旅特遣队攻外交部。
除了人员之外,装备也搞混编,出现了一个部门的成员驾驶着另一个部门直升飞机的情况。这样的混乱,充分体现了卡特团队DEI模式、排排坐吃果果的本质。
2、突击队从来没有进行行动的全面演习。
人家以色列人的恩培德行动,在沙漠中原样复制了机场建筑,从飞机降落到队员进场到攻击步骤,一次次精心演练。为了迷惑乌干达士兵,以色列人还特意准备一辆阿明同款奔驰车。
而鹰爪行动开始后,发现三角洲部队、陆军直升机、空军运输机无法直接通讯,因为三方使用的通讯频率不同,这些问题本来应该在行动前就解决。
3、突击部队直升机资源严重不足。
考虑到直升机长途奔袭的可靠性问题,正常评估认为直升机数量至少要十六架。但卡特团队只给突击队准备八架直升机,理由是“为了防止伊朗发现突击行动并指责美国,所以要将人员和装备最小化。”正常人看到这些理由,估计会抓狂。这TM是冲上去救人,不是去做慈善。
在2011年5月海豹六队突击藏在阿伯塔巴德的拉登的时候,动用了三架直升机,结果有一架降落时出现机械故障坠落到拉登院墙内。
BBC中文网视频:本·拉登被击毙现场
4、计划竟把进出伊朗列为关键环节。
要知道,失控的大使馆位于400万人口的德黑兰繁华地带,有150名全副武装革命卫队守卫着50多名关在大使馆的人质,只要冲突爆发对方马上会有无数增援到达。参考1992年的摩加迪沙,就能够理解市区救援行动多危险。
但凡正常人,都会认为进攻大使馆解救人质才是核心难题,而进入和退出伊朗是相对容易的阶段,但卡特团队的脑回路不同。
5、行动方案设计的无比复杂。
看上图,简单介绍一下。
鹰爪行动要在伊朗境内建立/占领①②③三个运输起降点,突击队先降落到荒漠中的①号基地,然后换直升机到达德黑兰东南方向的②号基地,然后从地面换卡车突击德黑兰,到德黑兰后兵分二路,一路奔大使馆,一路到伊朗外交部解救另外3人,最后全体到③号基地汇总,大伙儿一起坐上C130扯乎,八架直升机全部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