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严厉批评川普贸易政策的华尔街知名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øk),近日态度大转。他认为,川普政府的高关税策略,可能并非一时冲动或单纯施压,而是一项具有战略眼光的布局,甚至可能已经“智胜了所有人”。
斯洛克现任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在最新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中,他指出,虽然关税政策曾制造极大的经济不确定性,并一度打击了企业信心和资本投资,但从当前走势来看,川普政府的做法可能别有心意——既是对全球贸易结构的重新设计,也是财政收入策略上的重大创新。
他分析,川普政府的一种选项是:保留对中国商品约30%的高额关税,同时对其他国家普遍征收10%的统一关税。在此框架下,美国将为贸易伙伴提供为期12个月的“调整期”,以鼓励各国削减非关税壁垒、推进市场开放。这可迅速降低当前的“不确定性”,且为企业经营、金融市场稳定和就业提供支持。
斯洛克特别指出,这种制度化的全球关税体系,可能为美国带来前所未有的财政收入。他估算,这一政策每年将为联邦政府带来高达4000亿美元的额外税收,足以大幅缓解联邦赤字问题,而无需提高国内税收。他写道,这看起来就像是一场对全球贸易体系的胜利,但又能让美国纳税人受益。各国接受10%的关税,美国则以此获得财政回旋空间。
这一观点与他在今年4月的判断形成鲜明对比。当时,斯洛克曾警告,持续加征关税恐引发经济衰退,尤其对中小企业和对华贸易链条构成严重打击。他曾担忧,高关税将削弱全球供应链,进而拖累美国就业和整体增长。
不过,如今形势出现转变。川普上周五宣布,美国与中国已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尽管协议文本尚未公布,细节仍不明朗。同时,美国政府正处于7月关税协定到期的关键节点。当前,美国与包括欧盟、日本、印度、越南及马来西亚在内的18个国家展开密集谈判,尽管与英国、越南和印度已取得初步进展,但绝大多数协议仍待最终签署。
然而在周五,川普宣布,因加拿大将从下周起征收可追溯至2022年的数字服务税(DST),美方将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并将在七天内公布新的关税。川普指责加拿大“公然攻击美国利益”,特别是对美国乳制品征收高达400%的关税。
分析人士认为,大部分贸易协议谈判周期漫长,难以在如此紧迫的时限内达成全面协议。若谈判破裂,美国政府可能重启或提高关税。而面对谈判瓶颈和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的局势,美国政府可能将谈判期限延至7月之后,最晚推迟至9月初,以争取更多调整空间。
斯洛克的转变反映出当前经济界对川普关税政策的重新评估。若关税策略进展顺利,美国或将在稳定全球贸易的同时,构建一个更有利于自身经济的“新贸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