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4月30日),欧洲议会议长确认中共部分撤销对欧洲议员的不义制裁。自从美国总统4月初全面加征关税后,北京加大了对欧盟的拉拢力度。中共此举引发欧洲官员的警惕。
中共于2021年针对欧洲议会五名议员和欧洲议会人权小组委员会进行制裁,报复欧盟就新疆人权问题采取的措施。
欧洲议会议长罗伯塔‧梅索拉(Roberta Metsol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议会委员会必须能够与中方同行讨论欧洲的利益,而不必担心受到影响。”
欧洲议会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取消制裁并不意味着欧盟将忽视其与中国(中共)关系中持续存在的担忧。
“我们与中国(中共)的关系依然复杂且多面。处理这一关系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接触和对话。”梅索拉说道。
中共选择性修补对欧关系 欧盟必须保持警惕
由18个国家的官员组成的“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在一份声明中说,中方的制裁本就欠缺正当基础,它们针对欧洲的民选代表及公民社会人士,制裁是对言论自由、民主问责及法治精神的挑战。
声明直称,欧盟不能将北京解除其部分制裁当成一种“恩惠”,“更不应成为欧盟作出政策让步的理由”。
“这些制裁从一开始就毫无根据,部分撤回也不应换取实质回报,更不应诱使在重大议题立场上的软化。”声明写道。
声明指出,这是中共的明显选择性行为,意图选择性修补部分外交管道。一方面,率先撤销对在任官员与政治人物的制裁,另一方面继续对公民社会组织、研究人员、前官员及卸任议员进行广泛的制裁。
“撤销制裁并不能解决欧中经济关系中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即使没有制裁,欧洲仍面临对中国的结构性依赖、产能过剩及市场扭曲等重大挑战……在当前经济脆弱的情势下,欧洲唯有保持警觉、推动多元化布局并提升韧性,才是正确方向,而非贸然恢复跟中方的‘一切如常’的经贸模式。”声明说。
IPAC中包括部分被中共制裁的欧洲官员或前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