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疯了!输入7.1万外劳抢香港人饭碗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港府疯了!输入7.1万外劳抢香港人饭碗—港府扩大输入外劳1年半外劳数字激增23倍香港劳权监察要求即时停止计划

香港劳权监察报告指扩大外劳输入计划推行约1年半,已最少引入7.1万名外劳,远超以往每年约3,100名的平均数量,激增达23倍,相当于香港65%的失业人数。(Lam Yik/Reuters)

香港劳权监察周三(26日)发表报告,强烈要求港府即时停止扩大输入外劳的计划,并批评政府未经公众咨询便推行计划,约1年半已最少引入7.1万名外劳,远超以往每年约3,100名的平均数量,激增达23倍。劳权监察指,在经济尚未复苏的情况下,如继续大规模引入外劳,将进一步严重影响本地工人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建筑、餐饮及零售业。报告呼吁政府立即停止相关措施,并推动长远劳工法例改革,改善本地劳动市场。

港府扩大外劳输入本地工人失业率上升

根据报告,港府自2023年以来,强推“行业输入外劳计划”及“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并未进行公众咨询,这两项措施已大规模扩大外劳输入,推行约1年半,已最少引入7.1万名外劳,远超以往每年约3,100名的平均数量,激增达23倍,相当于香港65%的失业人数。

根据香港劳权监察的数据,建筑、餐饮和零售业的失业率已经大幅攀升。特别是在建筑业,输入外劳计划自2023年10月开始实行,失业率由3.9%上升至4.4%,失业人数增加16%。同时,零售业和餐饮业的失业率也显著上升,分别由3.2%升至4%,和由4.3%升至4.7%。

报告指出,这些行业的就业不足率同样飙升,零售业和餐饮业的就业不足人数分别增长58%和41%。这些数字显示,外劳的输入并未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反而加剧了本地工人的失业情况。

工资增幅滞后压低本地工人薪酬

报告还指出,随着外劳输入的扩大,市场上的劳工供应量增加,导致某些行业的工资增幅跑输大市。以建筑业为例,尽管工人薪资未有上涨,但由于生活成本上升,实际购买力持续下滑,变相减薪。

根据统计处的数据,2023年4至6月的本地工资中位数为20,100元,而到2024年9至11月,工资中位数升至22,000元,增幅为9.5%。然而,某些受外劳影响的职位,工资增幅却远低于大市增长,如建筑工人和侍应等职位的薪金增长甚至为零。

香港劳权监察总干事蒙兆达,曾到联合国为工人权益发声。(蒙兆达提供)

劳权监察批港府无视本地工人就业权益

香港劳权监察总干事蒙兆达表示,港府无视本地工人的就业权益,强行推行扩大外劳输入计划,已严重影响本地劳动市场:“以往政府也曾多次为了迁就商界利益,尝试推行扩大输入外劳政策却未能成功,但《港区国安法》实施以后,自主工会阵营被瓦解,议会的监察功能遭阉割,令当权者可以肆无忌惮地推行一些不得人心的社会政策。特别在目前高压政治环境下,建制工会只顾依附权势毫不作为,工人自发上街游行却被禁止,令劳工大众难以找到渠道表达对政府施政的不满。”

蒙兆达批评,港府在无咨询和讨论的情况下,推行这些措施,未能顾及劳工大众的需求和意见,要求政府立即停止相关计划,避免行业失业问题恶化。

蒙兆达说:“数据显示港府在毫无咨询下,强行大规模扩大输入外劳,已严重影响本地工人就业机会,应立即停止计划,避免‘重灾’行业如建造、饮食及零售业等失业问题继续恶化。”

港府于2023年在无公众咨询的情况下,突然宣布设立3个“行业输入劳工计划”,绕过惯常劳工顾问委员会的审批机制,从大陆引入院舍护理员以及建造业和运输业工人,名额多达3.5万个;同时又把补充劳工计划易名“补充劳工优化计划”,放宽26个非技术及低技术工种可申请输入外劳,涉及侍应、售货员及文员等职位。

劳权监察建议港府改善本地劳工市场

劳权监察建议,港府应立即停止“行业输入外劳计划”和“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并恢复本地招聘程序和劳顾会的审批机制,防止雇主滥用招聘漏洞。同时,报告提议政府加强执法,杜绝中介及雇主剥削外劳,并定期公布巡查和执法详情,确保所有劳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此外,报告亦提出长远改革建议,包括推动劳工法例改革,确保工人能够享有标准工时、提高最低工资及保障集体谈判权。报告认为,这些改革将有助于改善本地劳工的议价能力,减少对外劳的过度依赖,并提升本地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5/0327/219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