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F-2战机。知趣解密
为了满足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需求与作战能力,日本政府自1988年起,让日本三菱重工与美国军火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进行合作,协力开发 F-16的改进机型“F-2”战机。虽然该战机已于2000年起开始在航空自卫队服役,但由于日美合作开发的背景,以及世界上首款搭载源相控阵雷达战机的头衔,至今仍受到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关注。
《腾讯网》科技专栏作者“知趣解密”发布影片,对日本 F-2战机进行深度分析指出,其实日本防卫厅早于1973年就已经基于 F-1战机的基础,开始进行下一代战机的数据研究。在经过10年的研究后,日本政府于1984年开启研发 F-1战机后继机种的“ FS-X计划”。然而,由于日本国内不具备自行生产战机引擎的科技实力,且自行研发战机成本过于巨大,日本政府于1986年决定寻找他国进行合作。
在评比多间外国军火公司的提案后,日本政府最终于1988年决定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展开合作,并由三菱重工作为主开发商、富士重工与川崎重工作为分包商的形式,正式展开新型战机的研发计划。“知趣解密”表示,虽然 F-2在名义上是日本自主研发的战机,但近40%的关键技术都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供,“日本自主的技术比例并不高”。
美军F-35战机搭载2枚拉斯姆2枚AIM-9,标准的反舰作战挂载。图:翻摄自腾讯网
在历经7年的开发后, F-2原型机于1995年10月7日首次进行试飞,随后展开扩大生产,并于2000年正式投入航空自卫队中使用。然而,由于该款战机开发成本过高,日本政府被迫放弃原先采购141架的计划,仅采购94架作为使用。
“知趣解密”表示, F-2战机机身总长11.1米,高度5米,机翼面积达34.84平方米,装备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研发的 F-110-IHI-129涡轮引擎,最大速度可达1.73马赫,预估最大航程约可达4000公里,实际作战半径超过930公里,且能同时携带4枚反舰导弹以及2枚空对空导弹。
“知趣解密”指出,虽然 F-2是以 F-16作为基底改进的战机,但在雷达罩、机翼面积、空气进气口等多处做出更新的设计,使其具备比 F-16更强的机动性。另外, F-2也在装备 J/APG-1雷达后,成为世界上首款装备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的战斗机,具备较强的反舰作战能力。
“知趣解密”称,虽然 F-2战机最初的设计目标是执行反舰任务,但自服役开始,频频在拦截任务中做出出色的表现,甚至多次登上日本的新闻头条。甚至曾在2013年拦截俄军的 Su-27战机以及图-142轰炸机。然而,“知趣解密”表示, F-2战斗机的造价高达1.8亿美元(折合新台币约59.53亿元),比美军现在最先进的 F-35还贵,“选择与美国企业进行联合开发,似乎没有达成日本政府‘降低开发成本’的最初目标”。
日本航空自卫队使用的 F-2战机是由三菱重工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作开发的战斗机,服役至今已25年。图:翻摄自知趣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