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总统25日签署行政命令,推动他在首任期间最偏爱的卫生保健政策之一:医疗服务价格公开透明化。图为一名顾客在加州沙加缅度一家药房买药。(美联社)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报导,川普总统25日签署行政命令,再度推动他在首任期间最偏爱的卫生保健政策之一:医疗服务价格公开透明化。
川普在第一任总统任期时,常称此一事项“比健康保险本身更重要”。
这项新的行政命令将指派卫生及公共服务部、财政部和劳工部考虑更有效的方法,帮助患者得知医疗价格。
医疗价格向来仅在医生、医院、制药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私下协商,谈判各方一直反对公开这些数字,称保密是他们谈判过程的关键。
川普在首任期间颁布了两条重要规则,试图加强医疗行业透明度;其中一条规则要求医院公布向各种保险公司收取的服务价格,另一条规则要求保险公司公布与各种医疗服务提供者谈判的价目表。
2021年这些规则正式生效后,许多医院拒绝公开价格清单,有些医院则试图使让这些价格资讯难以被找到。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2021年报导称,一些医院在其列出价格的网页中嵌入代码,使网络搜索引擎无法找到这些网页。
美国不仅看病贵,药价也十分昂贵。一款在其他国家售价折算仅数美元的普通药膏,在美国竟卖到200多元,数十倍的价差,令人难以接受。
在美国,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在各大药房的价格都在200元左右,而在中国,同等剂量的药膏换算后的价格不到5美元;在加拿大和澳洲,这款药膏的价格也仅为10至20美元。
据纽约时报分析,美国药价高居不下的原因包括:1.相比其他国家通过政府部门决定是否接受药厂开出售价的模式,美国与药厂的谈判权,分散在数万个不同健保方案中,削弱议价空间;2.价格缺乏限制和监管;3.除药厂外,医生、医疗机构和众多中间商都能从药品价格中获利;4.各国都会授予药厂专利权,但都只是暂时的垄断地位,而美国药厂可通过累积专利等策略,设法延长垄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