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昨日 ChatGPT全面登陆苹果全家桶之后,OpenAI又带来了重磅更新。
今天,ChatGPT推出了视频通话和屏幕共享功能以及一款圣诞老人限定语音“Santa Mode”。
也就是说,现在 ChatGPT不仅伶牙俐齿,还能“睁眼看世界”。遇事不决,直接给 ChatGPT打“视频通话”,或许它能够更好地帮助你解决问题。
这些功能将在未来一周内推送给所有 Team用户和大部分 Plus和 Pro订阅用户。欧盟地区的付费用户还需要再等等。
支持50多种语言的 ChatGPT将能够实时理解视觉场景,帮助你解决问题,甚至化身 AI导师教你掌握新事物。
在这场同样不到20分钟的发布会上,由 OpenAI首席产品官 Kevin Weil、Jackie Shannon、Michelle Qin和 Rowan Zellers等人向我们展示长了“眼睛”的 ChatGPT究竟能干些什么?
比如说,当你入手了一套手冲咖啡设备却不知从何入门时,不妨给 ChatGPT打一通“视频通话”。
它就能根据你面前的器具,手把手教你完成每一个步骤,从放置滤纸、倒热水、将磨好的咖啡粉放入滤纸中等等,包教包会。
卡壳了?随时提问 GPT老师。这位 AI老师不仅有问必答,偶尔还会人性化地给予鼓励,情绪价值拉满。
除了实时视频指导,ChatGPT还支持屏幕共享功能。用户只需点击右下角的高级语音模式图标,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分享屏幕,就能获得针对性的帮助。
当“看”到朋友穿着圣诞老人的装扮,调侃是否有资格应聘购物中心的圣诞老人岗位时,GPT老师会给出得体的措辞建议以及高情商的鼓励。
嘿,Kevin,你的圣诞老人服装很有节日气氛。或许继续练习你的“Ho Ho Ho”,很快就能成为购物中心的圣诞老人了。
实际上,OpenAI总裁 Greg Brockman前不久也与安德森·库珀(Anderson Cooper)利用带视觉功能的 ChatGPT进行了关于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小测验。
当库珀在黑板上画出身体部位时,ChatGPT能够瞬间“理解”他所画的内容。
“位置非常到位,大脑就在头部那里。至于形状,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大脑更像是一个椭圆形。”甚至,ChatGPT还能用英式口音演唱三角形面积公式。
但后续 ChatGPT处理几何问题时却出现明显的纰漏,没能发现一个简单的标注错误,在理解平面几何的能力上仍有许多提升空间。
为了迎接圣诞的到来,OpenAI还特别推出了“圣诞老人”预设语音,用户只需点击主屏幕上的雪花图标,就能和 ChatGPT圣诞老人聊天。
比如让圣诞老人讲个故事。
不得不说,每次“圣诞老人”开口的“Ho Ho Ho~”相当魔性,听着就很有节日气氛。
在直播活动过程中,主持人也向这位“圣诞老人”询问几个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最喜欢的圣诞传统、最喜欢的驯鹿等等。
有趣的是,当 Kevin Weil戴上圣诞老人的假胡子询问如何保养时,给出建议的 ChatGPT还会用圣诞老人的口吻回应道:
“朋友,这是我见过的最威武的胡子。”
这款语音将在今天推出,而为了让每个用户都能充分体验这个节日彩蛋,首次体验时 OpenAI会重置用户的高级语音使用次数,即使用完额度,用户也能继续通过标准语音模式与“圣诞老人”互动。
或许是因为发布会战线拉得太长,网友的吐槽声也聚焦到了这款圣诞老人语音上。最典型的例子当属 X网友@khoomeik。
Google Deepmind研究科学家 Jonas Adler更是直接呛声 OpenAI:
OpenAI总能迅速对我们发布的产品做出回应,而且似乎总能在同一时间发布,这令人感到神奇。然而,我对他们将 Santa模式作为对 Gemini2.0的回应并不太感冒,因为它似乎缺乏与 Gemini2.0相匹配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Google抢先一步推出了具备视觉理解能力的 AI产品,能够理解并解析用户所处的实际场景,且收获网友的一众好评。
到了今天,OpenAI也紧随其后,为 ChatGPT装上了“眼睛”,这也意味着 ChatGPT从相对单一的模态,进一步拓展至“视觉—语言多模态理解”。
换言之,ChatGPT将不再局限于用户输入的文字指令与信息,而是能够通过视觉来理解用户所处的上下文环境,包括电脑屏幕上的页面、手机摄像头所捕捉的影像、甚至其他外设的实时画面。
如果说半个世纪前,施乐 PARC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幻想过一台能看懂人类行为的计算机。今天 AI的发展,正在把这个梦想变成了显示器之外的现实。
从纸到键盘,从二进制到自然语言,人类一直在简化与机器的沟通方式。而 ChatGPT的视觉能力也让我们看到了终极答案,那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看”这个世界。
考虑到 Altman和前苹果首席设计官 Jony Ive一直在开发智能 AI硬件设备,我更期待看到这项功能出现在这款新硬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