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在中国,暴力犯罪因经济不景气而加剧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法新社:在中国,暴力犯罪因经济不景气而加剧

法新社周四(11月14日)专文称,在珠海发生致命的汽车袭击事件后,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的经济困境正在加剧社会紧张局势,增加了因怨恨、愤怒或绝望而施暴的可能性。

Une femme tient un bouquet de fleurs alors qu'elle se dirige vers le centre sportif où a eu lieu une attaque meurtrièreà la voiture-bélier. Zhuhai, Chine, le13 novembre2024. REUTERS- Tingshu Wang

该文写道,尽管中国的街道非常安全,但近几个月来却发生了一连串罕见的血腥犯罪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状况的反思。

周一傍晚,一名男子驾驶一辆越野车在广东珠海的一个体育场撞向数十人,根据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造成35人死亡,43人受伤。

自2022年底解封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恢复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美国匹策学院(Pitzer College)教授刘汉章(Hanzhang Liu,音译)认为,这一波袭击“反映了社会和宏观经济状况的恶化”。她说:“这些事件都是零星发生的,但它们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表明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绝望。此外,近年来,随着失业率的上升、对高房价的不满以及年轻人越来越排斥传统工作生活的压力,人们的苦恼不断升级。

多伦多大学教授Lynette Ong也指出,所有这些攻击“都是社会积怨甚深的表现”。“有些人放弃了。另一些人则愤怒地进行报复”,她又表示,这个问题“非常新”,中国可能正在“走向一个不同的社会,一个看起来并不美好的社会”。

行凶者动机不明

据中国警方称,周一的杀人犯对离婚后的财产分割“不满”。

今年2月,一名男子在山东省东部持刀枪杀害了至少21人。7月,在长沙(中国中部),一名55岁的驾车者因财产纠纷冲入人群,造成8人死亡。9月,一名44岁的无业男子在深圳(南部)用刀刺死了一名日本小学生。上个月,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在北京一所学校附近刺死五人。

法新社说,这些暴力犯的动机往往不明确,或者不公开。媒体报道极少,加上严格的审查制度,从而阻止了对这些犯罪的潜在社会深层的问题,进行任何真正的讨论。

这些事件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在面对安全威胁时,以视频监控摄像头和巨型数据(“大数据”)为基础的系统的局限性。

如同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裴敏欣(Minxin Pei)所说:“该系统对于监控已知威胁非常有效,但对于未知或不明威胁却并非如此”。他指出:“在珠海开车撞人的凶犯可能并不被警方视为威胁”。

官方做法:谨慎和保密

在周一的袭击发生后,习*近*平敦促当局防止“极端案件”的发生, 中共外交部也重申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2023年的中共官方统计的凶杀案发生率为每10万居民0.46起,而美国为5.7起。

尽管如此,珠海惨案发生后,当局迅速拆除了悼念遇难者的碑文,并封杀了互联网上的讨论。

分析人士表示,这种审查制度是一种条件反射,既是出于尴尬,也是为了阻止潜在的犯罪分子模仿这些犯罪手法。

法新社援引伦敦大学 SOAS中国研究所所长 Steve Tsang强调说:“中国政府默认的做法是谨慎和保密”。

匹策尔学院的刘汉章(Hanzhang Liu)告诉法新社,对于正在与经济放缓作斗争的中国政府来说,暴力问题仍然是一个“棘手的挑战”。

中国通常以透过加强公共安全和监控系统来应对社会不稳定。但刘汉章指出,由于政府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预算困难”,这只会增加公共财政的压力。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RFI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4/1115/212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