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领导人否认中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欧盟方面对中国的国内补贴和产能过剩表示关切,并要求中国为欧洲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会。图为习*近*平与马克宏及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莱恩会晤。图:翻摄马克宏 X(前推特)
欧洲《政治新闻网》( Politico.eu)披露,中国商务部已致函欧盟,就近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恐引“贸易战”,表达强烈不满,要求立即调整,否则将以打击“航空”与“农产”产业报复欧盟。
综合外媒报导,欧盟执委会预计6月5日宣布提高中国电动车的加征关税。目前暂时不清楚欧盟会对中国电动车祭出多重的进口关税加征,但分析圈研判,欧盟恐须将关税税率从现行的10%大幅提高为50%,才能抵销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电动车制造商的成本优势。根据2023年贸易数据计算,每加征10个百分点,将增加中国电动车出口方约10亿美元负担。
对此,中方来函表明,北京对欧盟行政部门近月“拉高贸易调查”恼火,呼吁“降温”以免局势进一步升级。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也于近日访问欧洲时表示:“希望欧方摒弃保护主义,回到对话合作的正确道路上来。”如今中国电动车产业已居世界之冠,中国车企高层盼透过谈判降低争端。
为反制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北京于今年1月开始,对欧洲白酒生产商发起反倾销调查,尤其针对法国。法国干邑白兰地的生产商们担心,一旦欧盟执委会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他们将沦为北京报复目标。另一方面,中国也暗示对空中客车(Airbus)祭出贸易限制,目前空巴是中国航空市场的最大供应商。
欧盟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试图维护公平贸易竞争环境。图为中国比亚迪向海外出口的电动车。图:翻摄自肖宁聊兵器
另一方面,中资于2023年开始就大幅减少对欧洲市场的投资。不过,中国对匈牙利的直接投资却大幅提升。
根据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 MERICS)和荣鼎咨询集团联合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2023中国在欧洲44%的直接投资( FDI)流向“匈牙利”,比德国、法国和英国三大经济体的总和还要多。中国企业在匈牙利主要投资于电动车产业,该产业占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的69%。不过整体而言,中国对欧投资总量再次下降,达到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约为68亿欧元。
该报告分析中资投资活动低迷的主要原因有3项:
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投资环境,而且新冠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成长放缓,中国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受到削弱。
二、严格的资本管制和人民币贬值也降低了海外投资的吸引力。
三、欧盟希望降低与中国关系风险的愿望也增加了中国投资者的不确定性。
中国电动车被欧美指控产能过剩与倾销。图:翻摄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