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细胞活体微机器人出世 未来这样超有用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科教 > 正文
人细胞活体微机器人出世 未来这样超有用

人类细胞实验示意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人细胞活体微机器人出世

一项新研究显示,科学家利用人类细胞,造出微型活体机器人,而它们能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移动,或许有朝一日能协助治愈伤口或受损组织。

CNN新闻网11月30日报导,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和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韦斯研究所(Wyss Institute)团队将它们称为“人类机器人”(anthrobots),相关研究论文周四(11月30日)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这项研究建立在这些科学家的早期研究基础上,先前他们利用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胚胎的干细胞,造出第一批名为“爪蟾机器人(xenobots)”的活体机器人。

身为研究主笔人的塔夫茨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School of Arts& Sciences)生物学教授李文(Michael Levin)说:“有些人认为,爪蟾机器人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它们是胚胎和两栖动物的事实。”不过,他却认为,这和是不是胚胎或青蛙无关,反倒和生物更普遍的属性有关。

身为研究论文共同执笔人的塔夫茨大学博士生古姆斯卡亚(Gizem Gumuskaya)说,科学家利用各年龄层匿名成年捐赠男女的气管细胞,进行了这项研究。而他们之所以会锁定这类细胞,是因为由于对Covid-19和肺病研究,让它们相对容易取得,更重要的,就是科学家认为,他们能让这类细胞移动。

研究团队制造的“人类机器人”形状不同,有些是完全覆盖纤毛的圆球形,而有些则是不规则地覆盖着纤毛的足球形。此外,它们移动的方式也不同,有些是直线前进,有些是以小圈绕行,还有些则是扭动行进。无论如何,它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存活了长达60天。

虽然研究仍在初期阶段,但研究人员探索了它们在医疗应用上的潜力,结果他们讶异地发现,这些机器人促进了神经元受损部位的生长,但研究人员尚未了解其中的治愈机制。

而德国佛莱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eiburg)佛莱堡互动材料与仿生科技中心(Freiburg Center for Interactive Materials and Bioinspired Technologies)负责人陶伯(Falk Tauber)说,这些“人类机器人”展现了惊人的行为,尤其是当它们行经,最后闭合人类神经元上的刮痕时。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中时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3/1201/1984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