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巴黎15日电)中国正以动辄数十亿美元的规模投资欧洲电玩产业,但分析师们示警,若监管机构不开始采取较为严格的措施,未来可能会遇到麻烦。
欧洲虽在贸易、环境、教育、原物料、智财等领域与北京争执已久,但目前双方间的争议尚未延烧到电玩产业。
随政府在国内收紧电玩业,中国的科技大厂纷转往海外投资,但也引发从数据安全到限制创作自由等各种担忧。
位于柏林的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研究员赫麦迪(Antonia Hmaidi)告诉法新社:“欧洲一直以来有个想法:他们能区隔战略性与非战略性产业。电玩业对大多数决策者而言一向属于后者。”
欧洲的态度也让腾讯公司得以买遍欧洲各地的小型公司与电玩工作室,包含2016年以当时破纪录的86亿美元收购芬兰的Supercell公司;若按收入计算,腾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
腾讯的同胞竞争对手网易(NetEase)也在今年8月加入收购海外电玩企业潮,买下法国的Quantic Dream;腾讯则在网易买下Quantic Dream几天后,追加对另一法国电玩公司育碧软体娱乐公司(Ubisoft)持股。
欧盟监管机构只关注涉及整个欧洲层面的重大投资,而各国主管机关对电玩业并购也不感兴趣。腾讯去年13亿美元买下英国电玩工作室Sumo后,拿放大镜看这桩交易者反而是美国的电玩圈,不是英国主管单位。
先前已不乏报导指出,腾讯准备加大海外投资力道,甚至开始要伸向规模比工作室略大的小公司。腾讯的商业模式多半是收购外国公司后,再向中国市场发行游戏,由于原本这些外国电玩公司本身缺乏进入中国市场的门路,也就乐得被收购进而在当地赚钱。
赫麦迪说当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时,欧洲这种放牛吃草的作法并无不妥,只不过经济趋缓或政治动荡的影响是无法预期因素,市场氛围随时会有变。
她认为检讨电玩产业应否让单一国家主导,才是欧洲应有的态度,“否则届时又多一个深深仰赖中国的领域,并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