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文化大革命"时期画的毛泽东像。毛泽东着绿军装。红五星、红领章至今保留着血一样的颜色。毛泽东微笑着挥手,不知想把中国人民引向何方。因此地位于门头沟山区,偏僻,此画得以保留下来。我和胖胖驻足,凝视。我脑子里倒海翻江。毛泽东一生以反封建为己任,结果自己深陷在封建的泥淖中不能自救。他甚至扩大了这泥淖。他是有病的。什么病?"东方病",又叫"亚洲病"。
亚洲病的根本特征就是专制主义。反映到领袖身上就是终身制和世袭制。领袖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把印把子握到底。老太阳落,小太阳起。印度尼赫鲁死了,就必须由他女儿英迪拉•甘地接班才行。甘地死了,轮到儿子拉吉夫•甘地。儿子又死了,又轮到儿子的妻子。北朝鲜金日成曾在他的"语录"中肉麻地夸奖儿子:"金正日同志是人民卓越的领导者。"金日成是五千年出一个。金正日是一万年出一个。在中国,蒋介石把宝座留给了儿子。在亚洲,凡个人终身独裁者,只要有条件,没有不走这条路的。令人兴奋的是,亚洲病开始向非洲和拉丁美洲侵袭。纵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南朝鲜,政权民选,大公司大集团仍是家族作坊。这一切的根子不在专权者,而在人民。什么样的人民选择什么样的制度。而什么样的制度又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民。一个作家说:"文化大革命"与其说是"人民公仆"兴起的造神运动,不如说是"人民公神"发动的造奴运动。人民深信"从此站起来了",却唱着"万寿无疆"跪下去。在官场,必言:"大人栽培";在民间,常曰:"小的不敢"。一部中国现代史,翻来翻去就是两个字:无耻。要敬许多菩萨,可怕;如果只敬一位菩萨,更可怕;一旦敬了一位菩萨,便不许再敬其他任何菩萨,那就十分可怕。
大连
美载此城!1966年冬,全国大串联,我和巫建兵、田迎庆、魏幼军等从烟台乘船来大连。孔有德、尚可喜、仲曦东、张万年都曾走过这条海路。三十年过去,记忆已不可寻,唯有大连火车站仍有较深印象。汽车可以一直开到二楼,为日本人建造。当时这类建筑罕见。后来看电影《兵临城下》最后一个镜头,国民党兵集体缴械,就是在火车站广场拍的,我一眼就认出来。"大连车站!"我叫道。三十年后故地重游。大连好得超乎想象。
①建筑美。近年来全国建筑业一片浮躁之气。尤以北京为最。"文化大革命"疯狂破坏文物,现在又疯狂制造假古董,仍是一种破坏。北京城几乎没有一件可圈可点的建筑。陈希同不仅被他的腐败行径钉在耻辱柱上,也被他所钟情的建筑物钉在耻辱柱上,因此他的耻辱无论如何是不朽的了。大连则每一幢建筑都像惊叹号。旧建筑端庄稳重,如老人;新建筑婀娜挺拔,像少女。北京的建筑像生过一打孩子的双乳松弛的披头散发的中年妇女。好好保护老的,好好建筑新的。老的不能新,新的不能老。女的不能男,男的不能女。
②自然美。大海是上帝的赐予,不消讲了。山也是一片葱茏,这不能说不是大连人的伟绩。日俄战争中,所有的山头都被炮火夷平,连草也不长,哪堪树木?二○三高地除了掩体就是掩体。而今,焦黑的土地全披绿衣。从大连到旅顺口的路上,山林密密,心喜。自然美不能赖于自然,而赖于人类。北京岂不美?却被人为地破坏。大连规定:出租车禁用夏利、面的,必须大宇以上,因此出租车也成一道风景。不似北京,街上一片屎黄。"面的"排出的屁弥漫京师。
③人美。早就知道大连姑娘漂亮,此次加以印证。举目则亮丽,回首皆芳草。我和胖胖在香格里拉游泳池游了一小时,进来了八位女性。或年轻欲滴,或稍年长,或带孩子,或傍大款,令人惊奇的是,竟个个漂亮。这是美国和法国的比例了。在京广中心泳池待一天,除了母猪笼就是黑牡丹,要不就是来个狰狞的大麻子,也是普遍的事儿。
安徽会馆戏楼
这是清代的建筑,气势恢弘。历时两百年,依然傲立。它虽然一脸沧桑,但比今天北京风起云涌的那些新建筑好看多了。今天北京的建筑,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建筑,可以说集全中国,不,全世界丑建筑之大成。
①北京建筑充满了"皇城根儿意识"。陈希同曾指示:北京建筑要发扬"古都风貌",于是,不设计成大屋顶的建筑,一概不批。细细一想,"大屋顶"是什么?宫殿嘛。老百姓自古盖房子就盖不起大屋顶。用古代话说,北京人离皇帝近,"天子脚下皆顺民";用现代话说,北京人离权力近,有"中心感"。北京人思考问题动辄以全国为视野,那份指点江山的气派常常令外地人汗颜。事实上这是自古以来的天朝心态一直未曾泯灭。反映到盖房子上就是拼命追求宫殿化,甚至连公共厕所也用琉璃瓦砌顶。北京的中心是故宫。现代北京是座放大了的故宫。皇帝没有了,故宫照样生存。故宫是面镜子。北京也是面镜子。它把历史上的咸阳、西安、洛阳、开封,全都浓缩到了一起。中国的大本营搬来搬去,可中国人却没怎么变。就像蜂群一样,总是嗡嗡地围着蜂王转。我还有一个发现:故宫很像陵墓。其实中国所有帝王的宫殿和他们的陵墓都是同时建造的。西方人把天国虚置于天上,东方人则把天国实埋于地下。因此东方许多最伟大的建筑都是陵墓,如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中国的十三陵。陈希同的"古都风貌"渴望盖宫殿,殊不知在今天营造的却是一座座大坟墓。越辉煌就越像坟墓。越像坟墓就越辉煌。北京的建筑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耻辱。
②没有文化。罗丹评述巴黎圣母院时说:整个法国就凝聚在这座大教堂里。吴冠中说:"我们每想到一个城市,脑子里首先冒出来的形象就是它的建筑。"今天北京整个城市就像满嘴镶了金牙的小商人,虽然金光闪闪,但一脸的没文化。我多次去巴黎。我住在北京。我在反复比较了两座城市的建筑之后悟出一个道理:巴黎的建筑是由艺术家设计的,北京的建筑是房地产开发商设计的。艺术家要的是美。地产开发商要的是钱。艺术家追求永恒。开发商只顾眼前。建筑是文化的折射。人类的全部思想都会在一砖一瓦上体现出来。古希腊文明如果没有古希腊建筑作陪衬,一部希腊史就像要坍塌的样子。陈希同会说:"东西方不同。我们学不了西方。"那让我们回到东方。日本和中国香港同属东方,日本的建筑比中国香港的好,可我们偏偏学香港。而且学的还是它最坏的。吴冠中说:中环广场怎么样?王府井的东方广场偏要做成那个样。这样一来不是香港回归中国,而是中国回归香港。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在天安门城楼上豪情万丈地说:"将来从这里望出去,一片森林般的烟囱,那么多好。"一位中央领导才说:"老北京原来连一根火柴都造不了。"这句话荒谬到极点。北京需要能造火柴干什么?巴黎也许不能造火柴,它难道就不是巴黎吗?
中国人首创了把白瓷砖贴到建筑物外墙的做法,外国人还以为是把厕所的瓷砖贴反了呢。言下之意,这些建筑物都是厕所。因为没有文化,北京马路越修越广,塔楼越盖越高,车流越来越旺,四合院越来越少。天空越来越灰,日子越来越"黄"。我认为:北京现在是世界上最不适合居住的地方。我有四句评价:树种树死,水流水枯,鸟飞鸟尽,人住人亡。北京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观点十分犀利。他指着东一堆、西一撮,毫无规则、毫无章法的丑陋的北京建筑咬牙切齿地说:"八国联军烧了圆明园,可陈希同生生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北京城弄没了。比帝国主义还可恶!"法国建筑大师安德鲁设计的中国歌剧院是个闪闪发亮的大鸭蛋,一屁股坐在故宫、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的旁边。反对者众。有些中国建筑师甚至如丧考妣。我倒觉得这个设计很棒。设计本身尚属次要,关键是他的创意。安德鲁说:"中国人二十年后才能接受我这个未来派的设计。"
宏庙胡同
这条胡同离中南海很近。尽是破烂民房。百姓们居住条件虽差,但生活一日滋润一日。房屋赛狗窝,可出了门,一个个却衣着光鲜。正是晚饭时分,从各个院落里飘出来的菜香凝固在空气中。我们看见一个妇女将半锅白生生的大米饭倒进垃圾桶。我乍舌:"淫佚至此!"从一间民房走过,看见一个背着书包、扎两支小辫、十多岁的女孩子蹦蹦跳跳而来,未进门就大声问:"妈,今晚吃啥?"屋中传出妈妈的声音:"饺子。"小女孩倚门而立,脸上立即改变成一副恶毒的模样,狠狠地说:"又吃饺子呀!"宛如让她吃毒药一样。我如受剑刺。饺子是什么?那是几千年中国人的单相思。过年才能吃饺子。几个月前孩子就频频梦见它。至今我仍视饺子为精品,岂知在新一代主人翁眼中竟弃如敝屣。我不由得想起"大跃进"时中国遍地饿殍的惨象。农村死了人,埋葬以后必须要派人昼夜守候,否则立即就会被饥饿的人们挖出来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