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峰会/外媒如何报道“拜习会”?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美中峰会/外媒如何报道“拜习会”?

美中视像峰会在北京时间周二登场,对于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第三次对话,主流国际媒体均有详尽报道,虽然大多报道均指出美中双方没有任何突破性进展,但有传媒留意到这次会议的时间较预期中要长,而美中两国元首的实际地点,据称是经过仔细考量,均具有象征意义。

纽约时报》的报道,题为《拜登和习*近*平承诺开展更多合作,但没有提供任何突破性进展》。其系列报道提到,中国认为这次会议是在没有任何妥协的情况下取得的一次胜利。该报又认为,美中双方提供了更柔和委婉的外交辞令,但在贸易方面几乎没有明显进展。

该报亦指出,习*近*平和拜登之间为数不多的共识之一是,让两国关系演变为冷战行为将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在会谈中,习*近*平含蓄地批评了拜登先生为加强民主国家联盟以对抗中国所做的做法。习*近*平称:“意识形态的划分”将“不可避免地给世界带来灾难”。但拜登坚持认为,美国并不寻求一场新的冷战。

纽约时报》亦留意到,虽然这次峰会以视像形式举行,但拜登和习*近*平的实际地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其中,拜登选择在白宫罗斯福厅跟习*近*平通电,这里是白宫中著名的会议区,该房间经常被用来宣布提名,并作为代表团会见总统前的准备室。习*近*平则从中国人民大会堂的东大厅拨出电话,东大厅有一幅大型山水壁画,上面有毛泽东的诗句。这个房间也许是最著名的宣布国家政治局常委新成员的地方。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题为《拜登与习*近*平在视像会谈中缓和敌对情绪》。该报引述匿名白宫官员表示,两人讨论了一系列议题,包括阿富汗、朝鲜和伊朗,以及人权、气候变化,最惹火的台湾问题是该名官员最后提到的议题。

彭博社”的报道,题为《拜登与习*近*平在比预期更长的峰会上寻求合作》。报道指这次视像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较预期时间要长。两位领导人涉及一系列话题,包括贸易、台湾地位和人权。报道亦指出,美国在会议前明确表示,会议不会有具体成果,情况似乎也是如此。中共官方的新华社说,习*近*平政府同意为美国高管进入中国提出入境快速通道,这是会谈后宣布的唯一具体成果之一。

路透社”的报道,题为《拜登承诺坦诚,习*近*平向美中会谈的“老朋友”致意》。报道强调,拜登此前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被定性为“老友”的说法提出异议。

美联社”的报道,题为《中国对习*近*平和拜登的会谈表示欢迎,这一年来双方关系日益紧张》。报道认为,中共党媒对这次会议的积极描述与今年早些时候两国“激烈的交流”形成了鲜明对比。报道亦引述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如果中美关系不能回到过去,它们应该面对未来。”

记者/责编:方德豪网编:林咏华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1/1117/167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