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为“龙人”颅骨(图片来源:资料图片/河北地质大学网站截图)
据美媒《纽约时报》等媒体报导,来自河北地质大学、中科院古脊柱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等学者近日在《创新》(The Innovation)发表了三篇论文,介绍在中国东北黑龙江地带发现的一枚颅骨化石,这枚化石距今至少有14万年至20万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一枚颅骨化石,由于这枚化石是在黑龙江发现的,因此这枚颅骨化石被称为“龙人”(Homo longi)化石。
隐而不现的“龙人”颅骨化石
1933年,一位工人在哈尔滨黑龙江的一个桥梁施工现场发现了一枚头骨。这位工人当时就意识到他的这个发现很具科学意义,但是他并没有将此头骨交给当时占领东北的日本当局,而是选择将这枚头骨藏了起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他也并没有向任何人提及这枚头骨,因为怕被中共追究其“黑历史”。这名工人于2018年去世,临终前他告知自己的儿子关于这枚颅骨化石的事情,于是他的家人在一个被弃置的井中找到了这枚头骨,并将这枚头骨捐赠给了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这枚隐匿了85年的颅骨化石终于见了天日。
“龙人”颅骨化石的特点
河北地质大学古生物研究学首席科学家季强博士和中科院古脊柱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北地质大学客座教授倪喜军带领的研究团队考察了这枚颅骨化石,发现这枚颅骨化石没有变形,只是缺失了左边的一颗牙齿,左边的颧骨略有损坏,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一枚颅骨化石。
这枚颅骨化石的容量约为1,420毫升,与当代人的大脑尺寸相近,大于此前发现的“北京人”化石的估测脑容量(平均为1,088毫升);而且这枚颅骨长度、鼻枕骨长度及眼眶上的隆突长度都是迄今所发现的人类颅骨中最长的;双耳的宽度、额头的弧度、颧骨的宽度、双眼眶的宽度等都为所发现颅骨化石中第二宽。根据这枚颅骨的这个“龙人”颅骨的整体尺寸、坚固性、专家估计这枚化石是一名50多岁男子的颅骨化石,并估计这名男子短脸、头颅巨大,眉宇宽阔。
由于这枚化石的发现地哈尔滨位于黄山岩层上部,可靠测定显示该岩层的为距今12.5万年至80万年的中更新世(the Middle Pleistocene)形成的,而通过对化石中的放射性铀原子的已知衰变率的计算显示,这枚颅骨化石至少有14.6万年的历史,不超过30.9万年。
研究人员还认为,“龙人”可能于在西藏高原白石崖溶洞发现的夏河人有关系。他们认为“龙人”的体型非常大,能在哈尔滨当地平均零下16度以下的环境中生活。
考古学家还先后在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安徽和县等地也发现了60多处古人类化石地点以及千余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