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供应商Dealogic周二公布,2015年全球并购交易规模将超过5万亿美元,超过此前“市场泡沫”期间于2007年创下的4.6万亿美元的纪录。
Dealogic报告指出,2015年,超过50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共有10个,创下历史新高,总规模约为7989亿美元。针对美国企业进行的并购交易数量占2015年全部并购交易的一半。前10大交易中,有7个并购交易的标的是美国公司。
按照行业划分,医疗保健和科技类企业的并购交易额分别为7237亿美元和7131亿美元,远远超出其他行业。
下图显示了2015年前10大并购交易:
按交易规模排序:
除了资金需求之外,导致并购交易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企业收入和利润的不断下降。然而,随着这些大规模交易的进行,华尔街经常挂在嘴边的“协同效应”还意味着,一大拨裁员浪潮即将汹涌来袭。
目前,无法确知具体将有多少人面临裁员,不过,《毅伟商业期刊》(Ivey Business Journal)的一篇名为“裁员带来的并购协同效应”的文章指出,员工整合的规模越大,带来的经济效益就越具有吸引力。在该文章假定的模型之下,在裁员30%的情况下,投资回收期和节省的年度运营成本都远远好于裁员10%的情况,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EBITDA margin)更是较裁员10%的情况提高了500个基点。
2015年的前10大并购交易中,以合并后的公司计算,人员重组之前的员工总数约达114万人。未来一年中,这些合并后的公司预计会陆续公布各自公司的裁员规模。财经博客Zero Hedge文章指出,依照《毅伟商业期刊》文章中最“保守”的情况估计,将有超过11万员工遭到解雇。
裁员人数最终是否会达到数十万计仍有待验证。周二消息,杜邦公司正推进与陶氏化学合并,而其人员重组计划也已初现端倪。杜邦首席执行官Ed Breen在一封致员工信中表示,明年年初,将在总部所在的特拉华州裁员约1700人,占杜邦公司当地员工总数近四分之一。他表示,“鉴于我们正处于假日季节,我们原本希望待个别通知都完成后,再发布对当地的全部影响。然而根据法律,我们必须在12月31日之前,向特拉华州政府提交一份通知,详细介绍预期的本地裁员计划。”
Breen还在信中指出,此番裁员是为了对一些科研业务进行合并,并将一些公司部门转移至更接近客户的地区。他表示,“在特拉华州的影响将是非常重大的,反映了我们调整成本基础的紧迫性,只有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我们才能够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