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习*近*平或让这个几个部委消失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习*近*平或让这个几个部委消失 —开始金融反腐 习*近*平或让这几个部委消失

目前,中国金融系统反腐已全面铺开。也使得金融监管的格局发生变化,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影响。中共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建议将“一行三会”合并为统一的综合监管机构,而财新网总编胡舒立则就金融监管框架改革支招:从“官本位”开始动,但她同时对中共本身政治体制制约经济改革表示担心。当前中共体制已备受诟病,外界吁习*近*平抛弃中共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中国金融系统反腐已全面铺开,相应的金融改革也势在必行。

据大陆官方消息,2015年中央第三轮巡视将巡视31家单位,其中包括央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以及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上交所和深交所等21家金融单位。

11月13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被调查,港媒披露,姚刚落马原因是涉与境外合谋做空大陆股市;9月中旬,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被查;之前中信证券包括总经理程博明、董事总经理徐刚等在内的多名高管被调查。

目前,中国证券业整顿风暴已让至少20名中国证券监管高官被抓,上百位证券公司经理被限制出境,等待接受调查。

在中共五中全会上,习*近*平称,近来频繁显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近期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说明,现行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必须通过改革保障金融安全,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几个金融监管部门或将消失

涉及中国金融系统的政府部门主要为央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俗称“一行三会”),因为金融领域是国民经济命脉,中国经济各领域都被中共权贵阶层把持,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共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建议将“一行三会”合并为统一的综合监管机构。

尹中卿11月13日表示,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由央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参加的金融监管协调部级联席会议的作用。

他建议在适当时候,由国务院总理或者是主管金融的副总理来担任部级联席会的主席,将成员单位同时扩大到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进一步提高协调的层次,明确各监管的职责来强化统筹监管。

待条件成熟之后,建议把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合并为统一的综合监管机构,设立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是隶属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实现金融业的统一综合监管。

11月5日,在财新传媒举行的第六届财新峰会上,朱镕基前秘书、中央汇金副董事长李剑阁在演讲时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形成的金融领域分业监管的框架,已经形成明显的利益固化、部门分割状况,已不适应中国金融发展。

他说,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改革金融监管框架。这意味着,下一步要改革“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框架。

胡舒立为习*近*平金融改革支招

胡舒立今日发表的评论文章指,世纪之初形成的“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格局,无论整合现有监管机构还是新设机构,但凡涉及机构改革,就非易事,在现行政治体制和行政体系下,都跳不出机构和官员定级、人财物等资源分配的框框。

她认为,“一行三会”已是正部级单位,未来改革中,无论是“三会”降为副部级,还是在国务院层面成立新机构,都牵动利益调整。机构改革反而可能为未来功能不协调和利益纠葛埋下伏笔。

胡舒立认为,改革出路在于去除所谓“官本位”理念。但“一行三会”人员均属官员序列,对其产生激励和约束的,不是市场机制,而是政治前途;更棘手的是,金融监管深嵌于现行环环相扣的体制之中,受其羁绊。即便监管部门去除“官本位”,由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仍在官员序列,监管起来仍会力不从心。

胡舒立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据指与强力反腐和推行改革的中共领导人习*近*平王岐山关系密切。

中共体制饱受诟病抛弃专制才是出路?

大陆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日在出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活动时表示,在95年中共就提出打破体制性障碍,实现经济转型,但20年时间过去了,依然没有实现。原因是“存在体制性障碍”。

因著有《中国即将崩溃》一书而声名大噪的美国康乃尔大学法律博士、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章家敦,日前接受海外中文媒体专访时推测说,中国将出现像东欧、苏联般无人领导的革命。中共政权的经济改革受限于政治舆论,难有起色,当其最后的手段失败时,经济会连带政治一起崩溃。

知名民运人士魏京生早前在自由亚洲电台撰文认为,几年来中国社会上上下下都已经有一个共识,就是不改革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所有的改革都无法继续。不改革政治体制就等于崩溃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海外有评论指,习*近*平以其现在的特殊位置,如能抛弃中共,挽救民族危机,必将迎来真正的民族复兴和中华盛世。

阿波罗网于飞报道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阿波罗网于飞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15/1117/646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