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谚语,叫“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意思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也需要团队协助。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9日刊文称,过去一年,习*近*平取得了非凡的政绩。成绩单的背后,有几个人值得信任,其中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无疑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他在反腐运动中扮演了与习*近*平同心协力的领导者角色。
文章说,如果王岐山以其个人魅力和对贪腐官员持续不断的打击吸引了媒体眼球,那么另一位处于习*近*平核心权力圈的人也应受到关注。他行事低调,但能力极强。他就是栗战书。
栗战书现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同时担任其他几个要职),被观察人士视为“掌管中共机密的人”,是中共当今权力圈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办的很多职能至关重要,专门负责保障习*近*平和其他中共高级领导人的日常工作。
文章指出,栗战书与习*近*平天天接触,或许可以说,在一些沉默的重量级人物中,栗战书的职位是最高的,称得上中南海的“幕后智囊”。
前不久,中办前主任令计划落马,既说明该职位的重要性,也说明该职位的脆弱性。那么,栗战书究竟是何许人也?是什么让习*近*平在众人中选中栗战书来担任中办主任?
文章介绍,栗战书生于1950年,河北平山人。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勇敢、率真”但“有时无可救药地怀有浪漫主义情怀”。而在人生履历中,栗战书与习*近*平有许多相同点。他出生于“红色家庭”。
栗战书16岁时,“文革”开始,被迫弃学回到村庄,当起了放羊娃。或许与习*近*平一样,在那个年代难以接受正规教育,这反而激起了他们更加强烈的求知欲。经由公社领导推荐,栗战书获得继续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从此刻苦学习,成绩很快跃居全班第一,这为他今后的仕途铺平了道路。
那么,习*近*平为何选中栗战书来担任中办主任?关键因素既不是他们同为“红二代”,也不是在“文革”中有过相似经历。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担任县委书记,栗战书则在该省无极县担任县委书记。彼时,两人均是政坛新手,正是跨县交流会议让两人熟悉起来。此后,习*近*平被调往繁荣的东南沿海地区任职,栗战书则继续留守大陆,但两人并未中断联系。2012年,中国权力交接,习*近*平力挺栗战书担任中办主任,表明了对后者的高度信任。事实证明,栗战书并未让习*近*平失望,成了他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