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的末日也是朝鲜政权的末日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金正恩的末日也是朝鲜政权的末日
作者:

专制国家的政府换届常被政治学家们比喻为“阿喀琉斯之踵”,因为换届过程往往会伴随激烈的权力斗争从而使得一个原本稳定的独裁政权岌岌可危。江胡交接之后,一些学者曾经断言中国终于找到了和平传递政府权力的方案(固定任期,隔代指定,70退休等等),但是,薄熙来周永康事件(尤其是各种暗杀传言)出现以后,很多人又转而怀疑中国模式是否真能避免阿喀琉斯之踵。

正因为如此,朝鲜政权一直采取父传子的方案,古巴的卡斯特罗也传位于弟弟,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方面当然是他们家庭的利益,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整个统治阶层希望依靠血缘关系来稳定权力交接的过程,避免实力不相上下的两方因互不相让而危及政权稳定。

为什么专制政权的交接这么困难?这就是涉及到一个很微妙的问题:权力,或者说power,本质上到底是什么?显然,和超级英雄电影里的super power不同,一个政治领袖的power并不来源于他个人的暴力能力。一个人无论多么强大,都不可能在纯武力上同时击败很多人。不要说人,就是一个动物群体中的领袖,不如一个狮王,也不可能同时击败机头狮子的攻击。那么,一个人领导很多人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拿着枪的国家机器会愿意服从不拿枪的政客呢?为什么成群的狮子或猴子会愿意服从其中的某一个个体呢?

注意,这里所谈到的服从和一般小型组织里的服从并不是一个含义。在一个公司里,员工不可能解雇老板,但是老板可以解雇员工,因为老板对公司的所有权是受执法机关保护的。也就是说,小型组织中的服从关系要依赖于第三者的维护。如果在一个无政府状态,执法机关根本不存在,那么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但是,如果一般组织的等级关系靠执法机关来维护,那执法机关自身的等级关系靠谁来维护呢?如果一个国家的警察部门首脑下令把总统关起来,或者拒绝执行其命令,谁来阻挡他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依赖于博弈论中的“协调问题”。如果一个执法人员决定政变,他必须要考虑到其他执法人员(包括比他低等级的)会有什么反应。这和其他人对于现有领袖的喜爱程度并没有直接关系,只和他们对彼此的预期(expectation)有关。不管我多讨厌一个领袖,只要我预期其他人会服从他,我也只好服从他。也许其他人同样讨厌这个领袖,但是我没有办法知道其他人的真实想法,因而只能根据他们现有的表现来判断。只要他们之前一直服从,我对他们的预期当然只能是继续服从,因而我如果发动政变也就会有很大的危险。其实不仅仅是执法机关发动政变,民众发动街头革命也有同样的困难。也许每个人都想上街,但是他们没有办法知道其他人是否会响应,自己是否会成为被枪打的出头鸟。因为除非有某种协调机制(如通过推特、脸书等),或者是某件影响了所有人的重要事件(比如通货膨胀)等,街头革命的实现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权力归根结底是一种expectation。你不一定要让所有人怕你,你知需要让他们相信其他人怕你,就足够了。其实毛在他的最后两年里,思维和行动都已经相当缓慢,已经不具备与周围的人勾心斗角的能力。但是只要他有一口气在,就没有人敢挑战他的地位,这无非是因为每个人都预期其他人会服从他,他们怕的不是毛本人,而是其他可能对他忠诚的人。

说回换届。专制国家的换届就面临这样一种预期不明的危机。古时候,因为权力是通过血缘来传递(很多国家甚至要求长子继承),那么对下一任的预期是相对比较明朗的。兄弟相残自然有,但是权力竞争者的数量终归是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王朝可以存活动辄数百年。但是现代专制国家就没有这么幸运,除了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勉强存活了近70年之外,其他的一党制国家寿命都不是很长,与美、加、澳、英、北欧这些动辄一两百年的民主国家不可同日而语。在民主国家,无论是国家机器还是普通民众对其他博弈参与者的预期是相对明确的,那就是无论谁赢得了多数选票其他人就会服从他。当然,在选票接近、或者出现舞弊时,也有可能出现预期不明朗,从而形成政变和暴力冲突,但是概率相对较低。专制国家则不然,虽然它们交接的频率较低,但是每次交接都是一次考验,因为国家机器和普通民众均缺少一个对谁是下届领导的普遍预期。比如毛死以后,无论江青华国锋邓小平,还是其他中共元老,都有可能为自己找到合法性的来源,那么如果我是国家机器的一员,如何判断最终鹿死谁手呢?如果江青让我逮捕华国锋,华国锋又让我逮捕江青,我应该听谁的呢?当然,毛邓之间的交接因为很多历史巧合,最后侥幸成功,但这种成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凡执法机关的预期不统一,就有可能出现两派的混战,从而危及政权稳定。

所以,金家政权一传三代,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朝鲜劳动党整体上对于政权传递的过程缺少信心。如果不扶持20多岁的金正恩,他们如何在国家机器中建立一个统一的预期呢?如何保障不同的军方头目不会自拉队伍呢?“白头山血统”于是变成了一个凝聚公共预期的手段,帮助国家机器明确判断应该对谁负责。

最近金正恩几个星期没有出现在镜头里,各种猜测声四起。比较可信的是韩国媒体报道的脚踝骨折。虽然两脚骨折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也许他真的实在太重了),但是也并非不可能。但是昨天台湾的《中国时报》又爆料说朝鲜发生政变。台湾媒体对朝鲜问题的可信度虽然比韩国媒体稍差,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如果真的有政变发生,最大的可能是金正恩首先出现身体问题,从而影响了各方的预期,对于他继续执政已经不抱希望。

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朝鲜真的出现政变,就绝不仅仅是更换领导人那么简单。在这样一个合法性高度依赖于金家血统的体系中,一旦血统内继承人中断,我前面所描述的严重的预期差异就会在国家机器和民众间出现,任何一个新出现的领袖都会立即面临来自其他潜在领袖的挑战。这种挑战会比毛死后的中国更加激烈。首先,有革命合法性的开国元勋、二战元勋、甚至韩战元勋已经不复存在,没人有能力凝聚共识。其次,经济上的异常匮乏又导致任何新领导人的维稳能力将非常有限,而中共又因为香港问题、内斗问题、和经济放缓问题自顾不暇,很难给予无条件的援助。最后,韩国对于朝鲜一直有坚定的领土主张,其民选政府也具有无可争议的合法性,再加上其经济实力也有能力稳定朝鲜,很可能朝鲜人会从韩国身上找到新的凝聚共识的焦点。所以,我在此大胆地断言,金正恩的末日也必然是整个朝鲜极权体制的末日。如果政变报道属实,我们将有幸目睹当今世界上最邪恶的政权的崩溃。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东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4/1003/45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