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一名商贩向游客展示纪念品。(图片来源:路透社/Kim Kyung-Hoon)
为此,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曾在微博上分析认为,种种猜测说明了市场舆情的渴望,和对改革的热烈期待,同时也说明坊间舆论看不懂中国的政情。“固然,文中有些建议反映了人们的某种期待,但了解中国政情的人都很清楚,它只不过是一份研究报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更不可能就是中央精神”。
对此,网友川人转载搜狐财经作者吕琦的文章点评说,其实这也是最近十几年来中国舆情的一大特点:那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过度解读政策,实际上不过是在徒劳地表达自己对改革的热望而已。回顾历史,十六大之前、十七大之前、十八大之前……无一例外,你每次都会听到什么“这次会议是最关键的,改革已到深水区,形势非常严峻,不改不行”这样的鬼话。
但每次开完会结果出来之后,你都有一种“被忽悠”了的感觉。今后,你还敢再相信这类看上去很美好的“口头改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