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拟出售超市业务舆论猜测乃淡出香港征兆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港台 > 正文
李嘉诚拟出售超市业务舆论猜测乃淡出香港征兆—从香港撤资?李嘉诚传卖百佳超市舆论大哗

李嘉诚曾多次承诺不会从香港撤资

百佳与另一家超市在香港形成双头垄断局面。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香港富商李嘉诚拥有的和记黄埔公司有意出售旗下的百佳超级市场,这个消息在香港引起舆论大哗。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这起交易的规模将达至少10亿美元(78亿港元;61亿元人民币)。一些香港媒体臆测这是李嘉诚准备从香港撤资的信号。

和记黄埔星期六(7月20日)发表声明,证实该公司正为百家品牌的零售业务进行“策略评估”,但称该公司“无意从香港撤资,外间传言毫无根据”。

李嘉诚星期六早上在其大宅外回应媒体追访,说:“这是一个正常的商业活动,不要胡乱猜测。”

百佳超市品牌由和记黄埔旗下另一零售品牌屈臣氏持有,是香港两大连锁超市之一,于香港、澳门和广东等地开店345家。

香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被记者追问时说,他认为香港的经营环境仍然乐观,百佳卖盘与否只是“不同商人有不同的经营计划”。

“无政治考量”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称,和记黄埔已经聘请高盛集团与美国银行美林两家投资银行负责百佳出售交易,并将很快向潜在买家提供交易细节。

知情人士说,百佳超市正在进行“内部尽职”核查,并将在8月中旬以前完成。

李嘉诚曾多次承诺不会从香港撤资

李嘉诚曾多次承诺不会从香港撤资。

和记黄埔的声明说,屈臣氏并无设定完成评估的日期,也不保证能最终达成任何交易。

《华尔街日报》认为,李嘉诚计划退出超市行业的部分原因,是这一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因而增长缓慢。

此外,报道还指出,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和记黄埔一直借着资产价格下跌和欧元疲软的机会,在欧洲积极并购基建和电讯资产。

不过香港《苹果日报》指出,李嘉诚与去年上任的行政长官梁振英“不咬弦”;《明报》提到和记黄埔旗下的集装箱码头业务今年3月发生工潮,当时矛头指向李嘉诚,其副手霍建宁批评工会以“文革式手法”抹黑李嘉诚。

然而,星期六早上被记者追问卖盘是否是否有政治考虑时,李嘉诚称“没有”。

不少香港网民也对百佳卖盘的消息议论纷纷。Facebook网友“Chan Tony”说:“要是他(李嘉诚)真的撤资,那不是因为他跟政府不咬弦,而其实係给香港民粹玩死。”

网友“yu ysy”说:“一鸡死一鸡呜,你走啊,撒资啦,次次都狼来了。”

Twitter网友Momo Chen说:“会否出现因为怕中资接手百佳而发起‘保卫百佳’行动呢?”

谷歌Plus网友Simon Leung也说:“唔要百佳?!会不会有人示威不让他卖,说要维护本土价值?” BBC


257
李嘉诚和其子李泽巨在香港一个新闻发布会上2012年3月29日
路透社/Tyrone Siu/Files
 
 
作者香港特约记者郑汉良

美国道琼斯通讯社19日晚引述消息人士报道,李嘉诚旗下的和黄集团上月部署计划出售百佳超级市场业务,并委聘投资银行高盛及美银协助寻找及筛选买家,初步估计作价约10至20亿美元。香港舆论几乎都认为,此举乃与李嘉诚儿子李泽钜逐步接班之后集团业务淡出香港有关。

 

长和系主席李嘉诚20日早上离开寓所时被记者追访,他指只是正常商业活动,希望大家不要乱作推测。

就有关报道,和黄20日在网页发表声明,强调无意从香港撤资。声明指出,和黄旗下屈臣氏集团正就百佳为主的超级市场零售业务,进行策略性评估,希望为股东带来最大利益,至今仍未设定完成评估的日期,也不保证会达至任何交易。和黄强调,无意从香港撤资,外间的传言毫无根据。而在评估期间,屈臣氏与百佳如常专注日常营运。

道琼斯报道指,投资银行正就百佳进行尽职审查,估计最快将在8月中完成并将报告交潜在买家。报道并未提及买家身份,但据了解,潜在买家不只一个,不少对冲基金均对百佳感兴趣。

对于李嘉诚突然计划出售百佳业务,明报指出李嘉诚过去曾经表示如遇上不顺心之事,将干脆从香港撤资,而和黄近年在欧洲频频有并购活动,加上李氏旗下公司今年未曾在香港投得一幅土地,今番出售百佳,“难免会再掀起撤资香港的臆测”。

与李嘉诚经常唱反调因而遭到李氏企业杯葛登广告的苹果日报则认为,李嘉诚近年逐渐将商业王国交长子李泽钜接手后,业务重心转移海外,加上与去年上任的特首梁振英不咬弦,似乎加速李嘉诚部署撤资香港,“李氏王国版图重组,随时改朝换代”。

香港销路最大的东方日报则表示,在和黄传出放售百佳业务的消息前,长和系主席李嘉诚旗下公司近月积极在欧洲市场展开多宗大额并购。

事实上,踏入2013年以来,现年85岁的李嘉诚,形象饱受打击,旗下的货柜码头爆发工潮,罢工工人得到社会广泛的支持,但李嘉诚坚持拒绝与工人谈判,和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还批评工会采用文革式的斗争手法;此外,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意图透过将酒店房间拆售当作住宅单位套现14亿港元,惟因拆售手法涉嫌违法,掀起轩然大波,最终由证监会叫停,有数个已经购入分拆单位的小业主,目前正寻求司法赔偿。

百佳的店网及雇员人数可算全港最大,拥有分店逾270间及雇员近1万人(包括澳门),但市占率却不及最大对手惠康,根据Euromonitor提供的数据,英商怡和集团拥有的惠康超市,在港市占率最高达39.8%,百佳为33.1%,屈居第2。怡和在台湾亦拥有超市,虽然英文名字与香港惠康的 Wellcome一样,但台湾则名为顶好超市。

近年百佳的发展亦非一帆风顺,2006至07年间,百佳因把油鱼充当较昂贵的鳕鱼出售,导致14名市民进食后出现腹泻,被判罚款4.5万元。2008年,持有百佳的和黄,拟将旗下位于中环的物业长江中心停车场改建超级市场,市场猜测是要建为百佳超市。但有关提案遭城规会否决,和黄及后提出司法覆核,遭高等法院否决,和黄今年初决定放弃上诉。法广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13/0721/32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