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问题波澜迭起,《环球时报》称中日若开战「一定是中国人在心里上洗刷一个多世纪耻辱的战争」;《人民日报》驻日报分社社长韩晓青则认为保钓人士一波波的行动,「不管他们出于什么动机,都不是爱国行为,而是害国行为」。两种声音中前者是民族主义煽情,后者是「不折腾」式维稳。
钓鱼岛到底是谁的?笔者一直认为属于中国,这仅出于感情;笔者也一贯 主张交由国际法庭仲裁,这是出于理性。光靠爱国口水、虚言恫吓和「自古以来……」的空洞宣示,都不能把该岛往中华版图拉近一寸。我倒觉得韩晓青社长之说「有争议的无人岛」概括准确,天朝所谓「搁置争议,留给子孙后代解决」,其实就已经否定「自古以来」了。试想怎不说海南岛、崇明岛搁置争议,留给后代解决?换言之就是主权归属不那么确切。
交国际仲裁可能赢也可能输,但中共最没资格争,钓鱼岛不是台湾就是日本的。此岛距离台湾和冲绳差不多远近,却离大陆最远。关于领土的国际准则,十六世纪前是谁发现属谁,比如十五世纪郑和下西洋,曾登上南海某些岛屿并立碑,这要有理据得多;十六世纪后的国际准则是谁先划归版图就算谁的,这于中日双方都付诸阙如,倒是两国都有文献指钓鱼列岛属于琉球王国;近代世界到二战之前另一个准则就是实际管辖权被默认为领土,这个日本稍占便宜,琉球王国与一八七五年被日本吞并,划入鹿儿岛县。
当然台湾可论证钓鱼岛不属琉球而属台湾。很不幸,若由中共作代表上国际法庭,必输无疑。非但大陆网民都能搜索出一九五三年《人民日报》称「尖阁列岛」(使用日方对钓鱼列岛的称呼)是琉球群岛的附属岛屿,一九五八年该报重申周恩来声明,否定中国对琉球拥有主权;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政到七十年代出版的世界地图和地理书籍,有的把钓鱼岛划归日本,有的说是公海岛屿,总之没有一个版本说钓鱼岛属中国。
二战后冲绳被美国托管了廿七年,于一九七二年把行政管辖权交还日本,关于主权,冲绳人公投结果是归属日本国。这符合二战后民意公决决定国家和领土归属的现代原则。前一阵新华社记者报道,冲绳人怨恨日本,心理更亲中国,于是愤青高呼「收回琉球」,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冲绳与日本本土的心理隔阂是家事,就像大陆很多地方歧视某省或某族人一般。你要去「收回」,冲绳人会跟你拼命。
若论国际仲裁,只有台湾和日本才有资格对簿公堂,赢了固然上上大吉,输了就认,长痛不如短痛,这是理性之途。但且不说中共从来拒绝国际法庭,再者这「长痛」时有妙用,堪为民族主义壮阳药和中共的救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