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杭州媒体曝出消息称,杭州余杭镇一家地产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该公司为西城时代家园的开发商———杭州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媒体称这是本轮房产调控政策下,杭州第一家因资金链问题申请破产的房产公司。
事实上,在2月前后,曾开发过杭州温州经济城的杭州瑞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已提交申请。知情人透露,目前杭州申请破产的不止这两家开发企业。
杭州一房企申请破产
昨日,杭州媒体援引余杭区政府办公室短信称,杭州余杭区法院已受理西城时代家园开发商金星房产破产案。杭报在线下午再发消息称,对于金星房产公司破产一案,已和承办法官联系,核实了受理情况。余杭法院于3月30日受理杭州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承办法官介绍,因破产案件刚受理,具体情况还在核查中。
根据金星房产的注册信息显示,公司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注册资本1000万元。
资料显示,金星房产的母公司是浙江中江控股集团,而中江控股已经申请破产保护,是2012浙江第一起资金崩盘案的主角。据媒体1月20日的报道,中江控股资金是2008年开始大举进入房地产行业,而其链断裂的主要原因正是投资房地产失利。
2月已有房企申请破产
昨日媒体传,金星房产也是本轮房产调控政策下,杭州地区第一家因资金链问题申请破产的房产公司。根据浙江在线报道,早在2月前后,开发过杭州温州经济城的杭州瑞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便已申请破产。
据他了解,目前,主动申请破产的房企并不只有杭州瑞达实业和金星房产。除了已经申请破产的小部分企业,还有不少房企资金已到极致,正在破产边缘挣扎,“如果时间再长一点,情况应该会更严峻”。
2012-04-10 10:47 来源:浙江卫视
昨天,杭州余杭区法院已受理西城时代家园开发商金星房地产公司破产案,成为网上传播最快的地产新闻。因为这是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下杭州地区第一家因资金链问题申请破产的房地产公司。房企破产的消息给本已寒冷的房地产市场又蒙上一层阴霾。
据媒体披露,此次金星房地产公司破产的消息源于余杭区政府办公室的一则短信,短信内容显示:“尊敬的业主:您好!目前,我区人民法院已依法受理金星房地产公司破产案;西城时代家园三期后续各项工程也将于4月1日起陆续开工,其中去年底和今年6月底到期房屋所涉工程力争7月底前完工。同时,区政府将依法保障业主办理 三证 的权利。特此告知,敬请理解!”杭州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余杭区法院申请破产的消息已得到法院证实,但是法院并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
现阶段出现房地产企业破产,人们自然联想到与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关。但是金星房地产公司破产并不突然,因为其资金链断裂以及业主维权等传闻近两个月来一直没有中断。
金星房地产公司资金链此刻断裂并不是孤立事件。较早时候,就有媒体报道称,因还不上高利贷,实质控股金星房地产的中江控股董事长俞中江主动向政府汇报资不抵债的情况并寻求保护,金星房地产同时卷入。因此,此次金星房地产的破产申请不仅涉及到业主维权,可能还牵扯到复杂的民间借贷合同纠纷问题。
本轮房地产调控以来,各种融资渠道空间被压缩,房地产交易冷清,一些房地产企业虽然在努力减缓项目开发速度,提高资金利用率,坚持“现金为王”政策,但是资金链紧张已成为开发商的普遍问题。
年报显示,A股63家房企2011年年末的负债总计已达到7520.53亿元,同比上一年的5562.08亿元增长35.21%。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为818.91亿元。上市房企的资金链日益紧张状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融资链问题。据了解,除了像金星房地产等非上市地产公司采取了民间借贷形式融资,一些房地产公司为解决融资问题把在建的房地产项目抵押出去,向金融机构或是其他的现金流充沛的企业集团融资。
专家预计,房企破产事件可能会加速房企以价换量,推进房地产调控的深入。不过,也有悲观者认为,房企的小范围破产也可能会引起地方政府的恐慌,再次引发地方政府的救市决心。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广东省东莞市市长袁宝成3月10日在会见香港工业总会代表团时表示,东莞可以向外商承诺,绝不放弃制造业,绝不放弃中小企业,东莞的发展目标就是成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最强的城市。目前东莞正在研究出台一系列为中小企业减负,扶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
袁宝成表示,东莞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个是以创新型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东莞市政府可以给外商吃定心丸,东莞是绝对不会放弃传统制造业的主要地位,东莞产业发展目标就是成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最强的城市。
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刘展灏表示,据香港工业总会调查发现,东莞中小港资企业的融资成本平均已达到12%以上,而由于经济大环境低迷,企业利润却难以提高,甚至在下降。融资难、融资成本过高已成为阻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顺利推进的一大难题,很多中小港资企业因为资金问题,想转型升级也没有办法投入资金。他希望,东莞政府能够出台更多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
针对东莞中小企业发展问题,袁宝成表示,近来东莞招商引资的重心放在了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重大科技专项的“三重”上,但并不代表东莞会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东莞绝不放弃中小企业,目前东莞正在研究出台一系列为中小企业减负,扶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