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歷世纪强震及海啸的侵袭后,缺水缺电的临时停尸处难以保存罹难者遗体,有些已开始腐化,各县市加速下葬速度。日本一般採用火葬,但是灾区连取暖用的油都不足,火葬的焚化炉根本无法使用,目前採取土葬政策。
自卫队在东松岛市为罹难者进行土葬。
没有庄严礼仪,没有体面布置,日本各地在大灾难后11日,开始陆续为罹难者举行集体葬礼。由于重灾区要处理的尸体太多,火葬场使用量已饱和,当局不得已批准放弃了数十年的土葬。在宫城县东松岛市,政府拨出一块地集体埋葬死者,埋在土坑的灵柩仅以薄薄的木板相隔,但已是灾民在国难当前能给予去世至亲的最后心意。
从远处望去,东松岛市这片土地似建筑地盘多过似坟场,工人用挖土机在泥地中挖出一道道长长的深坑,然后在坑内相隔一段特定距离,就竖起一块块木板。这样一排一排的,非常整齐。这是日本首个集体土葬场,是大地震和海啸死难者最后安息之所。
市政府表示,已安排了能埋葬1000人的土地,昨日有13名身份获确认的死者遗体率先下葬。土葬开始前,家属烧香为死者祈祷冥福。60岁的千叶三枝子参加了妹夫的葬礼。她悲痛地说:“。。火葬场的预约已爆满,由于遗体已开始腐烂,等不了,不得不选择土葬其实我都想以火葬体面地送走他”
部份遗体仅以白布包裹
但遗体可安放在棺木内已算不错。市政府表示,由于棺木不足,部份遗体被送到土葬场时,仅由白布或绿毯裹住入土为安。
日本早在数十年前已弃用土葬,去年逝世的人99.9%都是火化,但大地震和海啸造成约22000人死亡或失踪,重灾区的火化设施用量已饱和,加上没有足够燃料火化,又没有足够干冰保存尸体轮候火化,多个县政府都不得已举行集体土葬,只要事先征得死者家属同意。这在日本是很极端的措施,因为之前很多地区连个人土葬都是禁止的。
保龄球场变临时停尸间
名取市一家保龄球场被辟作停尸间,球道上放满棺木。互联网
除了宫城县,岩手县釜石市后日起也会开始为无法确认身份的遗体土葬;大槌町亦已开始修建集体土葬墓地该县官员鸟羽太志说:“。把这些罹难者从瓦砾中挖出来后,只能将他们再次埋葬。这里甚至没有足够的棺木。“陆前高田市有700人死亡,但只有一个火葬场,每日只能火化七具尸体,官员已向附近地区和中央政府求助,希望尽量避免集体土葬。
当局开始集体埋葬尸体,但仍有大批死者遗体等待亲友认领。在宫城县仙台市,以往充满欢乐笑声的保龄球场,被当局征召作临时停尸间。场内共21条球道,每条都整齐排列了12副灵柩。每副灵柩上的小活门都打开了,供死者亲友逐一寻找自己的至亲。
现场气氛一片死寂,每次传出突如其来的悲伤喊声,都代表有人找到去世至亲。工作人员先在那副棺木附上死者名牌,待家属跟死者作最后告别和致敬后,就会将棺木小活门关上。
不甘干等孝子挖掘寻母
未找到至亲的人就仍然未放弃,即使对方已不在人世,他们都希望能找到尸体。在仙台市郊的名取市,搜索人士仍不时在瓦砾和泥泞中掘出尸体。有灾民实在无法再坐。着干等,宁愿冒着刺骨的寒风,自己落手挖掘35岁货车司机小材学夫不停在住所瓦砾中寻找母亲,海啸冲毁他的住所时,家中只有母亲一人他说:“。我要不停找她,直至见到她最后一面。“
在仙台市议会大楼有一块壁报板,供灾民贴上失踪亲人的姓名,希望知道他们的下落。另一块壁报板就贴上死者姓名一名女子失去了丈夫和三名孩子,最大的孩子仅八岁。她伤心欲绝,蹲在地上,双手掩面。突然,她站起身来,半疯狂地跑到街上,对是否会被车撞倒已全然不顾。
日本共同社/英国“每日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