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财金高官惊人语:中国陷滞胀 经济明年或见底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人大财金高官惊人语:中国陷滞胀 经济明年或见底
“明年中国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完全有可能经济滞胀将进一步加剧,2011年,中国或将面临二次探底。”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语出惊人”,指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已进入滞胀期,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受影响难以提高、物价水平高、失业率高,并建议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及灵活的货币政策。

“明年中国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完全有可能经济滞胀将进一步加剧,2011年,中国或将面临二次探底。”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语出惊人”,指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已进入滞胀期,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受影响难以提高、物价水平高、失业率高,并建议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及灵活的货币政策。

68岁的贺铿去年曾因在参加央视《面对面》节目时,批评政府炒地,自爆靠工资自己也买不起房子而闻名。《广州日报》引述他前日在北京的2010年恩比特(新智库)经济论坛上作出上述预测。他分析,有别于发达国家所表现出的经济低水平、高通胀、高失业率的“滞胀”定义,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保持在10%以上增长,“假如明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目标定在8%,CPI(消费物价指数)放宽为4%。那么,如果两个数值都兑现,对中国而言,就是滞胀。”贺铿认为,滞胀让中国经济陷入两难境地,“如果遏通胀,就容易导致经济进一步下滑,而如果刺激经济,又容易导致通胀加剧。”

称凯恩斯式“泵水”不可持续

对于造成滞胀的内因,贺铿分析,“中国长期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2009年实施的财政政策导致政府赤字1.05万亿,采取的货币宽松政策也使新增贷款规模达9.6万亿,这种凯恩斯式的财政投入和扩张显然不可持续,一旦回复正常,问题就会出现。”外因方面,与会的中国外汇管理局(SAFE)副局长邓先宏表示,由于国际上的投资大量涌入,进一步加大通胀压力,将对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

贺铿认为,“十二五”期间的政策组合方式应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及灵活的货币政策,尤其在汇率方面应保持稳定,而银行利率应在有条件的情 下灵活调整、市场化,不能使长期存款的居民负利率。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明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10/1215/188973.html